为教育引导同学们从文学视角洞察时代变迁与城乡发展的内在联系,增强党员同志对社会现象的关注,3月17日,教师教育学院小教全科学生一支部前往重庆大剧院开展观看舞台话剧《谁在敲门》主题党日活动。
小说《谁在敲门》被誉为“现代版《清明上河图》”,曾获首届高晓声文学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榜单等多项荣誉。该剧以川渝地区为背景,通过一个农村家庭的日常琐事和三代人的命运沉浮,折射出社会变迁中的城乡矛盾与人性挣扎。
长达三个小时的演出,同志们均沉浸在剧情中,也感叹于舞台的变换。故事围绕父亲许成祥的生日、住院、葬礼展开,对应分成三个章节:生、病、死。许氏家族的兄弟姐妹们,性格各异,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各自面临着生活的困境与抉择。有人在城市的繁华中迷失,有人在乡村的坚守中挣扎,每个人的命运都在家庭与社会的交织中经历着跌宕起伏。他们的故事看似平静如水,实则反映着对土地的眷恋、对未来的渴望,以及对身份认同的思考。剧中通过“敲门”这一象征性动作,隐喻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迷茫与觉醒,展现传统伦理与现代价值观的碰撞。
演出结束后,大家进行了一场热烈的交流分享。同志们积极发言,结合自身经历,畅谈观看后的心得与思考。有的同志谈到,剧中农村家庭与城市的互动,让自己看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美好前景;有的同志则从人性挣扎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在社会变革中如何坚守自我、保持本心;还有的同志关注到剧中所展现的亲情纽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珍贵价值和强大凝聚力。通过这些交流,大家对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进一步激发了作为教育工作者为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不仅丰富了党员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通过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为同志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探讨社会现实问题的平台。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教师教育学院各支部将继续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激励全体党员牢记初心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中去,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