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至17日,由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辽宁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重庆圆满举行。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的60余名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思政课教师代表齐聚山城,围绕“思政课如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创新发展”等主题展开深度研讨,并赴红岩革命纪念馆等地开展红色主题实践研修,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注入新动能。
学校党委副书记陈书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办学的基本情况和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政课建设与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她指出,新时代思政课要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要使命,与会者应以红岩精神为引领,结合时代发展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
图为学校党委副书记陈书在论坛开幕式致辞
在主旨报告环节,重庆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邓卓明以《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及其巩固路径》为题,系统剖析意识形态领域“三个转变”的深层逻辑,提出“以理论彻底性赢得青年认同”的实践路径。
图为邓卓明教授作主旨报告
在专题报告环节,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强聚焦《AI赋能高校智慧思政课的实践与探索》,展示该校利用AI技术构建“思政课知识图谱”的创新成果,引发对“技术赋能与教育温度”的热烈讨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冯兵提出“教研相长”理念,以“问题链+案例库+实践场”三维模式破解“教学科研两张皮”难题;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兰桂萍结合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特等奖经验,分享“用学术框架解构热点、用生活话语诠释理论”的教学方法,获评“最具实操性报告”。
图为与会老师在红岩革命纪念馆研修
作为本次论坛的创新环节,5月17日的主题实践研修以“行走的思政课”形式展开,到“红岩革命纪念馆”“渣滓洞”“白公馆”等场所馆园实践研修。与会者一致认为,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前沿理论的探讨,又有实践教学的感悟,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帮助了自己思政课教学能力的提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