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教师开展暑期企业实践:深化产教融合 锻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2025-08-06 16:49:44 赵兴

2025年7月29日,智能工程学院组织自动化教研室教师赴重庆大唐石柱火电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暑期企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以“职业教育扎根产业土壤,教师能力对接岗位需求”为核心,通过深入一线生产现场、参与技术攻坚、共建育人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夯实师资基础。

IMG_9964(1)

一线淬火:在真实场景中锻造“双师”能力

实践团队以“懂安全、精技术、通生产”为目标,严格通过电厂安规考核与高温高压环境实战演练后,全面参与火电“发-输-变-配”全链条生产实践。教师们深入集控室、检修现场,系统学习智能化电厂运行方案,重点掌握自动化控制技术、环保设备升级等产业前沿应用,将课堂教学与真实生产场景无缝衔接。“通过亲手操作智能巡检系统,我对课程中‘工业物联网技术’章节有了更具象的教学思路。”参与实践的教师表示,一线实践让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教学、可迁移的岗位技能。

s1

产教对话:校企协同构建育人新生态

围绕“人才培养如何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学院与电厂开展多维度调研交流。重庆大唐石柱电厂结合能源行业智能化转型趋势,提出共建“技术共研、标准共制、人才共育”合作框架:双方将联合开发相关课程,并依托电厂真实生产项目设立教师技术攻关工作站。“教师深入一线不仅是能力提升的过程,更是校企协同反哺教学的纽带。”学院负责人表示,此次实践为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提供了产业视角。

IMG_0001(1)

实践赋能: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本次暑期企业实践以“实践育人、技术赋能”为主线,既推动教师队伍从“讲台”走向“现场”,实现教学能力与产业需求的动态适配,也为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共同开发实训资源奠定基础。双方约定,将以火电低碳转型技术为切入点,持续深化“教师实践-课程改革-人才输出”闭环机制,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服务产业升级的人才引擎。

通过扎根生产一线的实践锤炼,智能工程学院教师团队正加速向“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岗位实践”的“双师型”队伍转型,为培养适应能源行业智能化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注入鲜活动力。


责任编辑:向贤兵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5年7月29日,智能工程学院组织自动化教研室教师赴重庆大唐石柱火电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暑期企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