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引领生态艺术创新:杨永川书记带头探索 “科普 + 美育”育人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6-10 17:54:21

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生态系师生联合党支部书记杨永川同志,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跨学科教育融合的进程中,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引领,将科研专业优势与党建工作深度结合,受邀参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艺术科普+美育研究生工作坊活动,为探索生态保护与艺术教育的跨界融合树立了标杆。

在工作坊筹备阶段,杨永川同志充分发挥支部科研团队的专业优势,将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优质资源引入项目。他整理出重庆本土植物生态特征、古树名木文化遗产等科研成果,转化为适合艺术专业学生理解的科普教案,其中关于翠云廊国家级古树群的研究案例,被设计成生态艺术创作素材包,成为工作坊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

微信图片_20250610174434

作为特邀专家,开营仪式上,杨永川同志讲授《人树不了情》,结合重庆大学在植被多样性研究成果与古树保护案例,阐述人与植物的情感联结及生态保护意义。同步讲述三北防护林工程中党员突击队等党建引领生态保护的典型事迹,将《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解读与基层党组织在生态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有机结合。这种将红色基因融入生态科普的教学方式,不仅让艺术专业学生掌握了科学知识,更深刻理解了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微信图片_20250610174520

在工作坊实践环节,杨永川带领学生,围绕四川美术学院校园动植物开展校园生态调研,解析物种生态习性,引导从艺术视角发现自然之美。在创作指导中,杨永川将科研转化为艺术素材,如以翠云廊古树群研究为基础,指导学员用装置艺术呈现古树年轮与气候变迁关系。

微信图片_20250610174620

   此次参与科普+美育研究生工作坊,是生态系师生联合党支部继青少年植被多样性科普徐悲鸿中学生态知识科普之后,又一次将党建工作融入社会服务的创新实践。杨永川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形成了科研成果转化科普资源党建案例丰富教学内涵跨界教研培育生态意识的育人模式,该模式被工作坊主办方作为典型案例推广,相关教学成果在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长期展示。

微信图片_20250610174733


责任编辑:唐炳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环境与生态学院生态系师生联合党支部书记杨永川同志受邀参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艺术“科普+美育”研究生工作坊活动。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