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遵循“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重大原则,激发研究生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微生物岩土与生物建造研究生党支部、创新团队研究生二党支部(长江二支部)、山区岩土体与路基工程研究生党支部于2024年11月30日晚19.00一同前往影院观看了《志愿军:存亡之战》。
1949年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朝鲜内战爆发以来,美军屡在中朝边境挑衅,平民惨遭轰炸。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世代长久的安稳,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帷幕。
《存亡之战》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铁原阻击战,影片聚焦于1951年5月的铁原阻击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在结束一个月的作战后,受命进驻铁原战场,与“联合国军”4个师进行正面对抗。为了完成任务,63军189师的战士采取“钉子战术”,化整为零,将自己牢牢钉在阵地上,像钉子一样坚守阵地。电影以李默尹、李想、李晓一家三口为核心,串联起整个战斗过程,突出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和家国情怀。着重塑造了铁原阻击战中的英雄群像,包括李想所在的188师某营官兵,以及其他如孙醒、杨三弟等角色,彰显了志愿军官兵顽强的意志、视死如归的精神和英勇善战的智慧,浓墨重彩地表现了战士们的成长过程和牺牲精神,如杨三弟、杨传玉等角色在战斗中的成长和蜕变。通过“大家”和“小家”的并置,弘扬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展现了李默尹一家三人为了国家和人民,聚少离多,最后血染疆场的壮烈。
总的来说,《存亡之战》通过讲述一营的故事,展现了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和巨大牺牲,以及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它通过多个层面的故事,向观众传达了战争的残酷和中国军人的英勇,以及为国家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通过这次观影活动,许多同志深刻体会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领悟到了在强敌面前不退缩、不放弃的斗争勇气。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和平的珍视,也激发了他们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大家深刻理解了志愿军精神的丰富内涵。在影片结束后,长江二的党员和积极分子同志们在影院手持党旗和支部旗帜,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