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教师积极性,TÜV莱茵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2023-03-16 14:56:22

调试工业4.0产线设备,学习机器视觉、UR机器人、AGV小车、3D打印机等设备的编程、调试及常见故障排除知识,参与建设7门工业4.0相关在线课程……


谈起过去半年顶岗实习的收获,来自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机电党支部的年轻教师谢立夏滔滔不绝。许多教师听完他的分享后,对这种新的顶岗实习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报名。

图片1.png

德国TÜV莱茵职业教育成功案例地图


2020年,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德国TÜV莱茵公司共同设计开发了中德工业4.0产教融合项目”,该项目致力于对标国际标准,协助职业院校开展专业提升、院校治理体系认证与专业认证,制定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专业认证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实训场地标准等。目前,“中德工业4.0产教融合项目”与国内十余家“双高”院校“牵手”,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谢立夏即该项目的受益者。2010年,他从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毕业,之后从一名汽车工程师转变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身份的转变迫使他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与水平,以便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今年2月,他通过面试,在TÜV莱茵深圳公司进行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


图片2.png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员与TÜV莱茵中德产教融合4.0项目授牌仪式


期间,他深入企业项目,了解当前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方法,深度参与TÜV莱茵工业4.0、生产制造、质量管理等课程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智能制造专业知识与技能。


“我还参与了众多知名企业客户的培训咨询项目,更深入地了解了企业生产运营管理和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这启发我,要时刻跟随技术发展变革的脚步,更新教学内容与模式,在往后的专业教学中贴近企业实际生产案例。”谢立夏说。


谢立夏认为,项目带给他最大的收获,是提供了一个从学习到实践的平台,让他边学习边总结、边理解边运用,大大加速了从“学”到“教”的转化。


20223月,谢立夏作为项目一员,参与了为全球电子科技产品巨头提供的工业机器人认知、工业机器人编程、自动化设备简介等7门工业4.0相关数字化课程的交付工作。


图片3.png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员与TÜV莱茵中德产教融合4.0项目授牌仪式


随后,在TÜV莱茵与深圳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合作的中德工业4.0 体验与培训中心,谢立夏开展了50个学时的课堂教学,他将U盘组装等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教学课程,为职业院校学生带来精彩的工业4.0课程。在重庆中德莱茵产业创新中心,他参与开设智能制造体验课程,带领来自重庆市高新区的电子、电池、汽车、机械等10余家企业的30位代表体验智能制造先进技术。


在顶岗实习期间,他就完成了将学到的先进技术、知识、工艺和方法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参与课程研发与教学工作,让我更快地将所见的企业项目案例转化为教学案例,填充了学校教育与实际生产间的差距。”谢立夏说。


如今,回归校园的他,将顶岗实习的收获转化为教学动力,不仅给学生讲授智能制造的新工艺,还引导学生运用工程的思维分析、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负责人表示,未来,在智能制造、新能源、绿色低碳等领域,学校将持续输送符合能力要求的教师加入TÜV莱茵双师培育项目,培育一批同时具备丰富技术经验与教学能力的教师,推动产学研一体的创新型产教融合模式真正落地,促进政府、企业、院校三方共赢。


图片4.png




责任编辑:朱永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0 条)

    暂无评论
    2022年3月,谢立夏作为项目一员,参与了为全球电子科技产品巨头提供的工业机器人认知、工业机器人编程、自动化设备简介等7门工业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机电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