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党支部在学校2025党建工作会议上做交流发言
3月26日下午,学校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召开2025年党建工作会议。党委书记易俊就2025年党建工作作出部署,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志刚传达学习了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全体在家校领导、处科级干部、专职组织员、专职纪检员、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陈美志主持。会议部署了学校2025年党建工作的七项重点任务,支部以《党建联建赋能“强国行” 产教融合共筑“工程梦”》为题,作交流发言。
“强国行”行动开展以来,机电党支部紧扣教育强国、教育强市建设和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以“服务产业、协同创新”为宗旨,围绕“组织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四个维度精准发力,引领师生在新征程上砥砺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党建引领,构建组织联建矩阵
立足专业优势,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专业群发展,依托学校市域产教联合体,实施“一月一企业”走访制度,深入中船重齿、重庆长安等30余家企业调研,创新构建“政行园企校”五元联动组织联建矩阵,打造“支部建在车间里、党旗飘在产线上”的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同时,邀请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开设“智造匠魂”系列讲座,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支部间聚焦“支部建设、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开展经验交流,形成“组织联建、工匠互聘、经验共享”的党建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支部党员完成教育部就业对接项目3项,“党建+就业”重庆市教研项目1项,
育训结合,培养企业急需新质人才
支部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发挥毗邻江津特色工业园优势,与中冶赛迪等高端制造企业合作,共建国家级虚拟仿真基地、重庆市“高基地”等平台;组建“双师型”队伍,挖掘智能产线真实案例,形成教育培训资源,开展卓越人才培养和新职业培训,助力企业转型升级。近三年,累计开设卓越工匠班、现场工程师班等37个。依托国际处中泰联合培养项目,为青岛海信订单培养“懂中文、精技能、本土化”人才,服务企业海外发展,解决留学生高质量就业,助力“渝工程出海”品牌打造,为产业发展输送海外高技能人才。
科技赋能,扣紧成果转化链条
支部紧扣企业需求,创新校企分类合作机制,围绕产线设计与升级改造的关键核心技术,支部党员组建不同的项目攻关小组,开展“靶向”攻关,有效解决企业技术难题。近三年,支部党员承接技术服务项目34项,累计立项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1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5篇,其中SCI检索11篇,授权专利共25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3项,专利转化11项。
协同育人,打造实践育人品牌
支部联合赛力斯等龙头企业,开发6门核心课程思政图谱,围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新质生产力发展,精心构建了“智造致远”系列微党课及课程思政案例库;携手中船重齿打造“三线精神”VR思政馆;依托中船江增等企业“三线建设”遗址,建成校外红色实践基地,打造“匠心智造”实践育人品牌。该实践成果曾被《重庆日报》、光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