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机电工程学院三下乡,航天蓝工装下的匠心启蒙

2025-08-04 11:53:20

7月11日,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电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科技创新研学团深入重庆航天工业有限公司本次活动聚焦航天精神内核与职业素养培育,通过车间实践观察与校友对话,强化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实效。

步入厂区前,公司安全负责人系统强调航天级生产规范。研学团成员严格穿戴无尘服帽、防静电鞋套,在班组长引导下有序参观核心制造区域。车间内,精密部件陈列如银色矩阵;工作者凝神屏息的手动微调与工装夹具分厘不差的定位管理,生动诠释着毫米级精度、克重级管控的航天准则。


                                 图为研学团参观无尘车间。 

连紧固件扭矩精度都需达0.01牛·米,这种极致正是航天基因的内化!”研学团雷同学感叹道。更令学子们震撼的是车间随处可见的三检三不质量铁律:操作者不自检不交班,确保本工序零缺陷;交接岗不互检不接岗,阻断不合格品流转;终检环节不专检不出厂,誓守产品出厂最后防线。这套源于航天质量管理的核心准则,通过班组长现场解说,让学生深刻理解到航天品质源于每个环节的绝对掌控


                                     图为研学团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2021届毕业生黄巾川代表在职校友团分享成长心得:继续深造提升学历是增强竞争力的关键,而在校期间锤炼动手能力、思维悟性与沟通协作能力,精修一技之长——这是我扎根航天制造岗位三年的核心体会。多位代表补充强调,课堂所学的机电一体化知识需通过实训转化为产线问题解决能力,而将三检三不原则融入日常实训,正是培养航天级严谨态度的起点。

面对研学团同学们学业与职业如何衔接的困惑,黄巾川建议:把每次课赛实训当作航天任务——自检互检专检流程校验作品,用不接收缺陷、不制造误差、不传递瑕疵的标准要求自己。李梦寅总结指出:学长们提出的深耕学历、锻造三力(动手思维沟通)、精修专长,与车间三检三不原则一脉相承,共同指向航天人精益求精的职业信仰。


                               图为研学团成员与在职校友交流 

在长征火箭模型前,研学团与校友的合影定格了本次研学的珍贵时刻。继辰瑞光学探访现代光电制造后,本次航天制造基地之行通过沉浸式体验航天质量标准,使学子们将一厘一毫见真章的工匠内核具象化为成长坐标。


                                    图为研学团大合照  

据悉,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电工程学院依托航天七院产教融合平台,持续完善认知产业-浸润精神-锻造能力的育人闭环。正如恒温车间里跳动的检测数据,航天精神的传递永无终点——这恰是专业赋能三下乡向高端制造业纵深挺进的核心价值。

责任编辑:李梦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7月11日,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电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科技创新研学团深入重庆航天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