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党代会 |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建领航,育时代新人,谱发展新章

2025-05-23 11:39:30

献礼党代会 | 经济与管理学院

党建领航,育时代新人,谱发展新章

为迎接学校第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全面展示各二级单位党组织升本以来,抢抓机遇、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事业成就,学校公众号推出献礼党代会·奋进正当时系列报道,增强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自信心、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爱党、爱国、爱校热情,以实际行动迎接第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党的百年征程,恰似一部气壮山河的奋斗史诗,于历史的长卷中镌刻着指引方向的熠熠星辰;学校的奋进之途,宛如一曲高亢激昂的时代战歌,于时代的脉动里奏响着砥砺前行的激昂旋律。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经济与管理学院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全力向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学院的目标迈进,以优异成绩为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献礼,开启发展新征程。自学校升本以来,经济与管理学院历经开拓创新、拼搏奋进,已逐步成长为学校办学实力雄厚、社会影响力广泛的学院之一。在发展进程中,学院紧紧围绕党建工作核心,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党建引领,创新模式筑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学院党总支创新实施“133”党建工作模式,将党建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1”指与职业本科试点同频共振,打造“一支部一特色”,教师党支部以“兵工精神”铸魂,学生党支部以“星火铸魂”育人;“3”指与“双创”工作同标共进,通过执行三项制度、落实三项日常、打造“经管星火”品牌活动,构筑“三型”党总支;另一个“3”指与商科人才培养同心共教,推行“党建+”模式,实现思想政治、职业技能、校企“五共同”三维育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提升育人实效。

图片1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成立于2010年6月,在党建工作领域成绩卓著。2020年,该党支部被评为重庆市首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样板党支部,并于 2022 年顺利通过验收;2024年,成功获评第四批全国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这也是重庆市唯一一所民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获此殊荣的党支部。自2019年学校获批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改革试点以来,学院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主要措施包括:规范学生党员发展流程,修订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方案;制定《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制度汇编》,明确班子建设标准及日常制度规范。通过系统化制度建设,有效提升支部政治功能,夯实党建工作质量基础。

图片2

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一融双高”建设,实施“经管星火”工程:一是宣讲工程,通过“微党课”短视频常态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大精神;二是榜样工程,挖掘身边典型,以1分钟短视频传播党员师生先进事迹,营造见贤思齐氛围;三是三有工程,探索党政工作与专业建设、教研室工作深度融合,将党支部建设嵌入专业发展与教学研究,全面提升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的融合实效。

图片3

学院构建“党团联动”机制,成立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通过常态化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党员素养,拓展实践基地丰富教育形式,并在志愿服务中创新“助人+育人”“需求+专业”双结合模式,既强化党支部凝聚力,又促进党员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成长。

图片4

学院党支部通过构建“三维服务”体系强化社会担当:对外联动璧山璧泉福利院、税务局、康复中心等机构常态化开展助老、惠民、助残志愿服务;对内依托“七一”“十一”等节点深化“四史”教育,以抗疫、脱贫、小康故事厚植爱国情怀;同时协同团委策划“我讲二十大”系列活动及主题演讲赛事,打造思政育人平台,全方位提升服务效能与育人实效。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

学院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围绕学校党委部署,聚焦本科合格评估,以内涵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党建工作、专业建设、教学管理及教研教改。学院深化产教融合,与京东、金蝶、中诺思等企业共建9个校内实训中心,并与大信谛威会计师事务所、璧山区财政局等9家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开展“五共”合作,强化实践育人。通过校企共建“金蝶智能财务学院”“中诺思现代物流管理学院”等平台,整合资源,提供技能证书培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在实习就业方面,学院拓展合作企业,签订长期协议,组织每月短期实习及寒暑假长期实习,实现实习与就业无缝对接,为学生搭建职业发展桥梁。学院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持续优化教学体系,强化校企合作,为社会输送大批应用型专业人才。

图片5

过去一年,学院在教学和科研领域成果丰硕。荣获2023年度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优秀试点院校,这是对学院在职业教育书证融通工作方面的高度认可;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在中国高校评价网(金苹果)的排名中脱颖而出,位列 33 所职业本科院校第一名,彰显了该专业在国内同类专业中的领先地位;成功申报璧山区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强大的平台支持。

图片6

图片7

学院教师团队成果丰硕,获市级以上荣誉10余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6项,公开发表论文70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主编教材5部、专著5部,完成教科研课题32项,新立项16项,2人获“双师型”资格,彰显教学科研实力。学院立足立德树人,深化产教融合,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 且具有 “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敬业精神”的职业本科人才。学生近两年斩获国家级奖项12项、市级156项、校级百余项,形成“以赛促教促学促匠”机制,全面推动教学提质增效,为区域经济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图片8

图片9

图片10

社会服务,责任担当贡献经管智慧与力量

学院牢记服务社会使命,成立“经管先锋”志愿服务队,建立塘坊社区、星世界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基地,联合党员先锋队每月开展助残、社区服务等志愿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超2万小时,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担当。过去一年,学院深化与璧山区团委合作,紧扣区域发展需求,依托专业优势策划11场特色志愿活动,涵盖礼仪推广、生态保护、赛事保障等领域,成功助力“双十一”物流分拣、区人大代表座谈会、璧山马拉松等重点项目,相关事迹获重庆人民日报、青春璧山等媒体报道,充分展现师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与专业素养,构建校地协同育人新模式。

图片11

文化育人,活力校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新高度

学院秉持“服务育人,星火铸魂”理念,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其中,“韵动青春”广场舞活动定期于校园内举行,吸引机电学子广泛参与。同学们在领舞队伍的带动下,以舞姿展现青春活力,在趣味舞蹈中强健体魄。此类活动不仅丰富课余生活、纾解学业压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12

家校携手,共育英才开创协同育人新局面

学院坚持“服务育人,星火铸魂”理念,创新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每月开展“走进家庭,携手育人”家访活动。活动覆盖全体学生,聚焦学业困难、经济困难等特殊群体,通过严谨流程:确定名单、协调时间、组建团队、实施家访,力求精准了解学生家庭背景与实际困难。家访团队由辅导员及教师组成,与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解答专业发展、日常生活等疑问,介绍学校培养理念与就业服务,同时宣传资助政策,收集家长意见。家访活动预期增强家校联系,提升资助精准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院高度重视成效宣传,通过发布新闻稿、分享家长反馈、展示学生变化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家访成果与影响,形成教育合力,深化教育内涵。

图片15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与管理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围绕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研创新水平,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突破,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贡献力量,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谱写新篇章。

经济与管理学院始终以学术创新驱动学科发展,以产教融合培育时代英才。学院以实际行动献礼党代会,持续深耕经济管理前沿领域,搭建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学院智慧,在探索经济规律与管理科学的道路上勇毅前行,携手师生共绘高质量发展的壮阔画卷。

责任编辑:张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经济与管理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发展,创新模式,产教融合育人才,服务社会显担当,以优异成绩献礼学校第一次党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