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 坚持不懈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2023-03-07 16:22:32 陈春声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独立成章的部分,彰显了对科教事业和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高校是科技、教育、人才最集中的交汇点,作为一位在高校学习、工作了45年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我对此深有体会,对科教事业发展蓝图充满信心、倍感鼓舞。

中山大学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直接推动,并参与建设的百年名校。一百年里,中山大学一直是民族复兴、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力量。今天,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强烈的历史担当、坚定的历史自信、伟大的历史创造,坚定不移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展现中大担当,作出中大贡献,坚持不懈将学校发展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过去四十余年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奇迹,主要的创造者是我们国家自己培养的人才,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中,高校更是要筑牢“人才自主培养”的根本。

早在创校初期,中山大学率先提出了“新教育中国化”的理论,办学治校也充分践行了这一理论:将教育与中国实际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近百年的办学史上,中大始终坚持与国家同行,与时代同向,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今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大更加责无旁贷。

我们始终坚持党建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勉励学生立志做奋进新征程的担当者、筑梦新时代的笃行者、建功新发展的先行者。近年来,中山大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布局,建设新学科、新院系,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广州校区拓展文科、发展医科、提升理科;珠海校区建设升级蝶变,大力发展深海、深空、深地、深蓝学科;深圳校区拔地而起,布局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且短短几年时间,校区建设平地起高楼,办学取得跨越式发展。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成形,为下一步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1年起,大一新生集中在广州校区南校园学习生活,感受百年中大的深厚精神底蕴和文化传统。我们鼓励学生升学深造,本科生超70%读研深造,让更多优秀学生进行更长更具体系的研究型学习,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我们树立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聚焦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激发师生积极性,加快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创新支撑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之一,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我们的时代命题。

近年来,中山大学建设了超算中心、天琴中心、南方海洋实验室、“中山大学”号科考船、“中山大学极地”号科考船、中大谱仪、华南生物安全高等级实验室、精准医学中心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研究机构,加快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在全校上下形成了服务“国之大者”的志向追求和文化氛围。“天琴计划”探索“沿途下蛋”式的基础研究创新模式,先后突破超长距离激光测距技术,误差厘米级,跻身世界先进技术行列;“天琴一号”卫星完成六大关键技术在轨验证,且首次利用自主数据获得全球长波重力场。电光调制器芯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息新体制雷达产品完成重要保障任务;新材料研发取得重大进展,触发式高亮度轨道角动量单子光源制备技术世界领先;破解对虾养殖、生猪育种“卡脖子”技术。我们成立了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聚焦国家“双碳”和“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分子设计与分子工程创新研究平台。由中大建设的中国首个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已经成功出束,将于今年投入使用。

在人文社科方面,中山大学积极主动强化党的创新理论阐释研究,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高端学术论坛,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再创新贡献话语体系与范式。首批入选国家高端智库的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围绕“一国两制”等重要理论实践,为国家和社会治理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国家文化工程最新成果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梁书》《陈书》出版,《况周颐与晚清民国词学》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此外,中山大学强化优势资源整合定点帮扶云南凤庆、广东连州,高质量开展对口援疆援藏工作,得到受援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山大学是中国现代西医教育的发源地,目前拥有10家实力强劲的附属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取得丰硕成果,高质量高标准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过去三年,在疫情防控的危急时刻,附属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冲锋在前,奔赴国内外疫情防控第一线,充分展现出中大人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南丁格尔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个人等一批先进典型。在西藏、在新疆、在云南,中山大学的附属医院和医科院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脚步走到边疆,仁心仁术留在边疆,为提高当地医疗条件作出了重要贡献。

把握发展机遇,加快建设“新医科”,不断提升医科教育水平。去年中山大学成立医学部,整合医科资源,保障医学教育的完整性、体系性,进一步提高医科人才培养水平。同时,近年来,医科突破性成就不断涌现,无缺血移植手术世界领先,“肿瘤生态说”开拓肿瘤免疫治疗新方向,有效逆转白内障药物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攻克婴幼儿白内障术后无晶体世界难题……学校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之基。

击鼓催征,新的远征已在脚下。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号角。新征程上,中山大学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以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为不可逆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陈春声,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

原文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3-02/17/nw.D110000gmrb_20230217_2-05.htm

责任编辑:王楠熙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 坚持不懈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