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党委联合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海淀学院南路支行共同举办金融安全教育党日活动

2025-04-21 17:08:34

为帮助同学们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全方位筑牢校园安全防线,3月12日,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与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海淀学院南路支行共同举办金融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精心组织了一场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金融安全知识进校园专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由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霍晓冉主持。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个人金融业务部(消费者权益保护办公室)高级培训师刘垚紧密围绕校园贷、征信记录、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大学生群体关注的热点金融安全问题展开深入讲解。我院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百余名师生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图片1

拒绝校园贷,青春不负债。讲座期间,刘垚老师以一系列真实且发人深省的案例为切入点,深度剖析了“非正规校园贷”的常见诈骗套路,其中包括极具迷惑性的“低息陷阱”、严重侵犯个人隐私的“裸条借贷”,以及令人胆寒的“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行为,着重强调了校园贷对个人信用及财产安全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同时详细介绍了正规金融服务产品,如专为学生群体设计的信用卡以及低门槛理财服务,旨在帮助学生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合理满足自身资金需求。

图片2

真爱征信记录,共享幸福人生。针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征信问题,刘垚老师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讲解,内容涵盖个人信用报告的构成要素、便捷的查询方式以及日常维护要点。通过生动的模拟案例,直观展示了“以贷养贷”“代偿债务”等不良行为对个人征信记录产生的负面影响,特别提醒学生务必警惕“征信修复”骗局,明确指出“征信异议应通过银行或征信中心官方渠道进行处理,任何声称收费修复征信的行为均为诈骗”。

远离非法集资,拒绝高息诱惑。结合近年来非法集资和电信诈骗案件的高发态势,刘垚老师选取大学生群体容易遭遇的“兼职刷单”“投资返利”“冒充公检法”等典型骗局进行深入分析,详细拆解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和心理诱导策略。例如,非法集资往往以“高回报”“养老项目”等虚假承诺为诱饵,而电信诈骗则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伪造身份信息,极具迷惑性。现场播放的真实案例视频以及情景模拟演示,生动再现了诈骗分子的话术陷阱,有效强化了学生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电信诈骗套路深,你我务必要小心。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金融安全知识,活动特别设置了“金融安全知识抢答赛”互动环节。工商银行工作人员还在现场手把手指导学生使用手机银行的安全功能,如设置交易限额、开启账户安全锁等,切实提升学生的金融实操能力。

图片3

携手共进,共筑校园金融安全网。此类活动是校企合作深化金融安全教育的重要实践,对于提升学生反诈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学院党委将继续开展更多常态化的金融安全知识宣教系列党日活动。参与讲座的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们纷纷反馈,讲座内容紧密贴合实际生活,尤其是征信知识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技巧对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图片4

此次金融安全教育党日活动不仅系统地普及了金融安全知识,更通过真实案例警示和丰富的互动体验,切实增强了学生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助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金钱观和价值观保护好学生们的求学钱,守护好家长的血汗钱,充分展现了经济学院切实做好反电诈宣传教育,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目标,并体现出工商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精神,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贡献了坚实的金融力量。

责任编辑:孙敏 霍晓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3月12日,经济学院党委与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海淀学院南路支行共同举办金融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