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活动总结

2021-01-18 18:34:02

纲要教研室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活动总结

310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学习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相关内容。教研室韩秀霜主持学习。

狄鸿旭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内容逐条进行了阐述。教研室教师表示要严格遵照十项准则,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要求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宜。

杨宗丽在发言中谈到,2018118日,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这是新时代对广大高校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是对习近平总书记2016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统一”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化,是对新时代高校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 一个人一生遇到好老师,这是一个人的幸运;一个民族拥有源源不断的好老师,这是这个民族发展的根本依靠、未来依托。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是天经地义的,即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民族负责。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也为教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基本遵循。

孟凡东在发言中谈到,身为教书育人者,老师首先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如《准则》中所说,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在准则中强调这一条就是让广大老师们明确无论是做什么工作,最基本的底线就是不触犯国家的法律法规。近年来,在网上引发舆论风波的教师虐待学生、性侵学生的事件,已经让全国人民出离愤怒。《准则》第七条中更是特意增加了“严禁任何猥亵、性骚扰行为”,代表了教育部对此类事件的重视。对于类似渣滓,自有法律制裁,各位老师一定要引以为戒。

苏海舟在发言中谈到,教育部早在2014年就颁布了《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明确了六条规定,总结一句话就是:教师不能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求福利。在此次印发的《准则》中,再次强调教师应该坚守廉洁自律,潜心教书育人。不吃请、不收礼、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静下心来搞教学,将歪门邪道的想法摒弃。

颜杰峰在发言中谈到,现在社会上对教师的信任感为什么那么低?很多人都表示:教师队伍素质并不高。有的老师不仅做不了学生的表率,甚至会在某些方面带坏学生。如果一个满嘴谎话、满脑子糟粕文化的老师教书,相信没有一个家长会信任他,更没有一个学生会喜欢他。所以,作为老师,提升自身的素质,端正思想也是必要的,教书和育人是两个不同的维度,但同样重要。

狄鸿旭在发言中谈到,教师的身份特殊性在于,学校作为人的规训场和社会化的基础场域,教师的言行举措与全民族的素质提升关系密切,需要为全社会和全民族做出表率,因此,教师个体应该具备对工作的认识提升到为国家民族从事基础性工作的高度。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活动总结。纲要教研室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活动总结 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