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三会一课”形式,创新支部工作新模式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党总支“行政架构感”党建工作模式的探索(一)

2021-01-18 20:27: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支部作为党的“神经末梢”,是落实党的基本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三会一课”作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一项制度,要切实做到固定下来,坚持下去,着力解决“三会一课”的不经常、不严肃、不规范等问题,使党的“三会一课”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就必须坚持开展好“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的主体作用,打通基层末端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本文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党总支为调研对象,为深入附中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落实的基本情况,笔者对附中党总支“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了主题调研,广开言路,畅通渠道,采取个别访谈、座谈会、谈心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广泛听取基层党员对附中党总支“三会一课”工作突出反映的问题,对“三会一课”制度情况与党的组织力关系作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有效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改进意见和对策建议,在附中党总支创造性地实行了“行政架构感”党建工作新模式,以此来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一、检视剖析材料

(一)“三会一课”制度的沿革

自党诞生起就建立了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组织体系。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对定期召开党小组、党支部、地方全体党员会议和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期限做出了规定。延安时期,党正处于艰难困苦中,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党内教育办法。延安整风后,全党经受了一次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三会一课”制度得以丰富发展,并作为规范党内民主生活、加强党内教育的基本制度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各级各地党组织及党员加强联系、公开活动,“三会一课”自上而下推而广之。1957年,包括新疆在内的大多数地方党组织都建立了生动活泼的“三会一课”,成为全党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的一种基本形式和基本制度。

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爆发使党内良好的政治生活遭到严重的破坏,“三会一课”制度就此“夭折”。1980年2月的总则条例颁布,强调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组织,参加组织生活。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设立委员会的基层组织定期召开党员大会等教育活动。至此,一度荒废的“三会一课”在上下呼应中回归党内政治生活,为整治基层党组织涣散、重建党的统一权威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八大以来“三会一课”的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会一课’制度不仅要坚持, 而且要全覆盖”。2016年10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发布,明确提出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将“三会一课”列为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事项。上述重要的历史改革,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三会一课”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附中党总支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现状

“三会一课”制度是指根据党章规定,定期组织召开党小组会、支部委员会以及支部党员大会,按时上好党课。但由于附中党总支的一些实际情况,当前在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瓶颈。

1、支委会和支部党员大会召开程序有待进一步规范,有待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模式。2、对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执行情况监督不够。“三会一课”召开质量有待提高,有些学习内容“空洞”,有时理论与实践“脱轨”。3、学习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增强。“三会一课”的学习内容以会议传达及观看影像材料为主,创新学习方式、方法不够突出。4、部分党员因“双肩挑”,本职工作任务繁重,个别党员参加“三会一课”积极性不够高,疲于应付。以上情况在目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附中党总支“三会一课”制度的执行情况。

(三)影响附中党总支“三会一课”制度落实的原因

1、学习载体不够丰富

当前附中党总支“三会一课”采取集中学习的形式进行,学习形式单一,党员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三会一课”流于形式。

2、部分党员不能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微信、微博、《学习强国》等APP得到广泛应用,年轻党员的学习渠道相对较宽,但对于相对年龄较大党员同志来说,对信息化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对现代信息技术产品操作能力相对缺乏。

3、客观因素

部分党员“双肩挑”,本职教学任务相当繁重,各位专业课老师除了教学之外,还有着各种外地演出的任务,工作时间不统一,工作强度较大,为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增加了实际困难。

二、列出问题清单

从调研情况看,附中党总支“三会一课”制度落实的情况总体是好的,但随着形势变化和社会发展,也存在一些与从严治党新常态不适应的问题,如“三会一课”制度保障不足、内容有待创新、方式简单老化和检查督导不到位等,势必一定程度上影响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和发挥。

(一)制度保障不足

制度保障能否到位是衡量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功能发挥好坏的重要标尺。调研结果显示:党员普遍反映“思想重视”“制度保障”和“监督机制”对于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是至关重要的。但制度保障仍有待提高,否则会影响“三会一课”制度的组织功能。

有部分党员认为“党务干部队伍大多是兼职的,不能专心于党务工作”是开展“三会一课”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居于首位),基层党支部书记、委员、党小组长大多数是兼职人员,由于党务工作者是兼职,客观上使得他们缺乏熟练开展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基本素养,在时间和精力上也很难保证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

正是由于制度保障有待提高,导致了附中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的功能与真正达到发扬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目的仍有一定距离。可以说,制度落实的问题导致了党组织活动计划性不强,党务干部兼职化,这也是影响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功能的重要因素。

(二)内容有待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也在变化,如果“三会一课”内容不能和具体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就会流于形式,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调研结果显示:附中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个别内容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为活动而活动的状况,具体表现为党组织活动没有很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也没有很好地融入党员生活,党内生活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自说自话的内循环阶段。如支部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但现在真正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却很难开展起来,一些批评变成了变相的恭维。调研结果显示,您认为本支部在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会上,党员之间能否做到主动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结果见下图)。

A很难开展起来

B背靠背可以面对面批评难

C大部分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D都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方式简单老化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附中党总支的“三会一课”在坚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也在积极寻求变化,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的方式方法不能完全做到与时俱进。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党员还习惯于以老眼光看问题、老办法抓工作,认为三会一课”就是开开会、学学习、上上课,大多是党支部书记唱独角戏,形式基本上是“我讲你听,我说你干,我定你办”的单向灌输式教育,其吸引力和影响力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如支部学习,如果组织集中学习,往往是一个人拿着文件念,念完以后,虽然有让每个党员谈谈感想的程序,但实际上真正参与的寥寥无几,缺乏思想上的交流与沟通;如果是自学,更无法保证所有党员能自觉完成。再如党课,授课方式仍囿于传统的单一讲授,双向交流互动缺失,因此,在网络传播快捷的信息社会,这种模式的党课很难产生吸引力,就会出现党员不想听、不愿听、不爱听的问题。

(四)考核指导不到位

健全的考核机制是基层党组织有效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关键所在。但目前附中党总支还没有统一的科学评价“三会一课”质量的标准,因此,在考核评价中存在着“重过程、轻效果”的现象。通过查阅各支部的会议记录发现,有些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台账存在着会后无考核机制、长期不讲评现象,既没有提出存在的问题,也没有指导意见,即使有意见,也过于简单笼统。正是由于检查督促不够严格,以致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上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纠正。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还缺乏具体有力的指导,提要求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少。普遍存在着“三多三少”情况:会议记录检查多,实效评估少;要求指示多,调研指导少;考核多,激励少。如对新任党务干部没有及时组织业务培训,使得他们缺乏必备的“应知应会”的党务知识,导致“三会一课”落实的效果有偏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作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一项制度。制度落实的基本情况。制度开展了主题调研。成为全党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的一种基本形式和基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