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引领促发展 产教融合强赋能 ——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深入企业一线赋能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18 16:38:27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4〕11号)及《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参加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的通知》(教组干函〔2024〕448号)精神,7月16日,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潘爱民和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 “双带头人”覃寿同教授,组织党员骨干教师深入河南盾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一线,开展专项技术合作攻关活动。

河南盾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盾构科技”),是一家专业盾构机配件供应商,也是一家集科研、设计、生产、维修、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数年前就与机电工程学院有紧密的合作关系,该公司也是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强国行”专项行动企业赋能的重点联系单位。此次活动学院党总支非常重视,派出了以学院党总支书记带队的校企合作项目骨干队伍,聚焦企业生产实际,以“党建+科技服务”模式推动产教深度融合,这是“强国行”专项行动“科技赋能”核心任务的生动实践。

访问河南盾构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访问河南盾构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在前期已有项目合作的基础上,全体成员直接深入生产现场与企业一线工程师、技术工人并肩工作,认真听取企业一线工程师的介绍,详细了解设备装置在实际运行中的工作运行原理,以及在后续维修环节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和实际需求。

实地考察车间生产加工现场

实地考察车间生产加工现场

项目组成员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和现场状况,对设备装置运行的稳定性、维修效率和成本控制等关键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现场观察和研讨,对前期合作中已完成的改进方案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估,并就如何进一步优化提升达成了共识,结合现有设备运行数据和实际工况,共同探讨下一阶段持续改进和深化合作的可行性方案。企业方对教师团队务实、专业的态度和提出的建议给予了高度评价。维修车间负责人表示:“有高校老师的参与,为我们维修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和提升维修效率”。

与维修工程师现场考察和讨论设备装置问题

与维修工程师现场考察和讨论设备装置问题

随后全体成员一同前往总装及维修车间进行参观交流。在庞大的盾构机组装现场,教师们认真观看核心部件的装配过程,并与总装工程师、维修工程师深入交谈,工程师们详细介绍了盾构掘进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各个组成部件在设备实际使用中的功能,介绍了设备在不同复杂工况下遇到的挑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最终方案。

参观中铁隧道局掘进机总装车间

参观中铁隧道局掘进机总装车间

在参观现场大家认真观察和记录,不时提出问题与企业技术骨干展开交流和研讨,通过参观大家深深感受到我国地铁及隧道掘进设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直到今天的隧道掘进设备能走出国门,进入世界市场参与竞争的不易和自豪感。

与工程师现场讨论技术问题

与工程师现场讨论技术问题

此次深入企业一线,是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长期坚持“党建引领业务、服务驱动创新”理念的生动实践。早在年初,学院党总支就制定了与地方企业建立“党员教师技术服务站”机制与制度,教师党支部也多次组织教师党员定期走进企业,了解真实生产需求,将企业难题转化为科研课题与教学案例。学院党总支书记潘爱民强调:“作为党员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在三尺讲台,更在于能否将知识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动能。深入一线,解决企业‘卡脖子’技术问题,是产教融合的核心,也是我们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着力点。”

在随后的参观考察中,大家也就党建工作在学校和企业的开展的情况,以及后续联建共建等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探讨和交流党建工作后的合影

探讨和交流党建工作后的合影

通过持续的技术服务与产线实践,党员教师们不仅为地方企业注入了创新活力,自身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案例的针对性也得到显著增强。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将持续深化“党建+技术服务”模式,以“双带头人”机制为引擎,引导更多教师党员成为服务地方产业的先锋,推动科技、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贡献坚实的职教力量。


责任编辑:耿小芳 覃寿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派出校企合作项目骨干队伍,聚焦企业生产实际,以“党建+科技服务”模式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