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融互通“党建+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4-08-19 16:32:38 《健康报》(2024年08月19日 第 2 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 王成增

  党建引领文化深耕,文化铸就品牌辉煌。近年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党建与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升华医院品牌,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党建铸魂,引领发展方向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建设,是公立医院发展的“根”和“魂”。医院实现“一院五区”布局,在城市化医疗集团建设中构建“党委管总、院区主战、学科主建”管理体系,强化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进五个院区分管院领导AB角轮值,协调管理院区综合事务,践行“点、线、面、体”管理模式,促进了各院区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医院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便于管理、应建尽建、建在科室、发挥作用”原则,以医院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为契机,配强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支部委员,原则上由科室负责人任党支部书记,使其成为党建、业务“双带头人”,支部委员由青年党员任职,明确“将青年党员培养为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发展成优秀党员,把既是党员又是业务骨干的培养成管理干部”的目标,让党员干部成为助推医院发展的“主动力”。今年,医院结合多院区发展实际,重新规划设置基层党总支,成立两个基层党委、13个党总支以及181个党支部,织就了一张覆盖全面、执行有力的组织网络,确保党的声音直达基层,激发组织内部的蓬勃生机。

  医院坚持每日晨会、每两周党委会、每月党总支书记会的“三会制度”,围绕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全方位讨论,寻求解决方案。医院对所有院区、区域进行网格化管理,将每项任务明确到人,实现“院中有楼、楼中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通过“网格长—网格员”追踪进度、收集反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工作闭环。

文化聚力,塑造精神高地

  风雨兼程,医院走过漫长发展历程,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持续提升发展软实力。在建院95周年之际,医院确立了“拼搏、奉献、求是、担当”的发展理念,它与院训、宗旨、愿景等共同构成了医院的精神文化体系。

  把牢文化方向。医院党委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统筹做好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综合运用“报、刊、网、端、微”等载体,及时刊发和报送工作动态、经验启示,促进学习交流,扩大宣传范围,形成正确舆论导向。

  守牢文化根基。医院深挖历史底蕴,1983年成立院史编辑室,先后完成《河南医学院历史沿革》《80周年院庆征文选编》《河医故事·心忆》《赓续与创新》和《医院发展画册》等书籍的编撰;建立了院史长廊、院史馆,提炼文化核心元素,包括院训、院歌、院徽、愿景等,明确了运营方针、服务宗旨和发展目标。

  营造文化氛围。医院通过举办主题征文比赛、“医德大讲堂”等文化活动,以及制作宣传片、设计文创纪念品等方式,打造文化品牌。医院党办、团委、工会等部门以重要节日为契机,开展“文化艺术月”“职工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医院积极选树先进典型,评选道德模范、优秀党员、优秀医师、优秀护士等,影响带动全体职工积极干事创业。

  铸牢文化品牌。医院创新党建活动形式,结合临床特点打造了一批特色党建品牌。一是“党建+门诊服务”品牌,设立“党员服务岗”,优化就诊流程,开展多学科会诊,提升服务质量。二是“党建+急救服务”品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救援体系建设、“大中心”建设,提升急诊急救效率。三是“党建+信息化服务”品牌,加强智慧医疗建设,提升网上挂号率、医疗资源利用率、远程诊疗覆盖率,让患者就医更省心。四是“党建+一站式服务”品牌,由医院中层以上干部担任值班主任轮流值班,发现、上报、解决问题,细化服务内容,深化服务内涵。五是“党建+精益化管理”品牌,成立河南省医院管理研究院,打造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高水平医院管理研究创新高地。

服务为本,彰显责任担当

  在党建引领下,医院形成了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动力的价值观,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学科建设中,医院以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契机,全面带动各临床学科进步发展,在生殖医学、神经介入、器官移植、3D打印医疗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新成果。同时,医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开展专家教授故乡行、驻扎式帮扶、优质服务基层行、乡村医生培训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充分彰显医院的担当,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和品牌影响力。

责任编辑:宋恒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互融互通“党建+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