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积极行动,组织教师开展系列研讨活动,力求将两会精神全面、深入地融入思政课堂,为学生带来更具时代性、思想性的思政教育。
3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全体教师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在备课会上,教师们围绕两会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展开热烈讨论,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各自负责的课程内容,探讨如何将两会精神巧妙融入日常教学。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教师们计划结合两会中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引导学生分析背后的经济逻辑和发展方向,让学生理解国家发展战略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里,准备以两会对法治建设的新要求为切入点,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案例分析,将两会中涉及的实际案例引入课堂,像在讨论社会保障体系时,以两会提出的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等政策为案例,让学生探讨其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增强学生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同时,组织课堂讨论,围绕两会热点话题,如科技创新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等,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张艳霞表示:“将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是我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一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更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不少学生表示,通过思政课对两会精神的学习,自己对国家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明确了自身的责任与使命。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将继续探索创新思政教学模式,持续推动两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努力 。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