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样板支部 > 厦门华厦学院信息与智能机电学院教工党支部 >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简介:

厦门华厦学院信息与智能机电学院教工党支部现有党员16名,支部创建“创新先锋”党建品牌,形成“12681”党建工作模式,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厦门市党建E家优秀达标党支部、厦门华厦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创新先锋”党建品牌创立以来,教工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获得3个教育部立项、3个教育部产教协同育人项目和30多项省市级教科研立项。

建设计划:

信息与智能机电学院教工党支部以“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基层党支部)”关于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7个好的工作要求为指引,对两年建设的规划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党员教育有力、管理党员有力、监督党员有力、组织师生有力、宣传师生有力、凝聚师生有力、服务师生有力”为着眼点,以“强化党员意识,夯实党建载体,深化工作内涵,突出业绩树典型”为目标,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抓手,提升党建质量为核心,对标争先建成“新工科建设特色鲜明,民办高校党建示范性强”的教工基层党支部的标杆。

信息与智能机电学院教工党支部以新时代为背景,通过五学、五干、六落地等方面举措,将党建及教育教学、思政工作等问题和困难进行分类,逐一找寻破解的途径和方法。以党建之星评选为抓手,打造教学骨干、学习标兵塑造与优秀党员“双培养”机制,通过“12681全过程全方位” 党建工作模式,让党建与思政工作“回归本分、回归常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培养师生党员“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情怀和担当,让师生激扬青春在党旗下飞扬,听党的话跟党走。

(二)建设目标与建设方案

根据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支部破解民办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党建面临的现实难题,细化样板党支部建设目标,党建按照“两步走”构想开展各项工作,在全国同一批样板党支部中进一步深化“六个结合”和“六个示范岗”建设,打造“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性基地,力推二级学院教工支部特色与新时代新工科建设同频共振,建设成民办高校党建示范性强、创新性卓著的基层党支部,具体目标为:

1、显著提升党建工作内涵。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建成省、市级示范性的党建项目、党建品牌;以党建推动新工科建设的发展,在建成中兴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示范性基地基础上,落实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教育部中国制造2025项目院校的建设。

2、显著提升党建理论创新。加强调查研究,调研基层党建工作,申报省、市级党建课题;加强党建理论研究,发表党建论文若干篇;加强民办高校教工支部的交流与合作,举办厦门地区民办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专题研讨会1次。

3、提升党建服务育人工作水平。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进行,力争申报教育部、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党建促团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团中央活力团支部(2015级通信工程3班)、厦门市十佳关爱外来务工青年项目(新村小学)、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通信保障服务队(师生党员志愿服务团队)的典型经验,力争建成新一批党团建设、学生思政工作的示范性项目。

4、显著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持续加强与20多家校企合作企业合作,拓展更多的合作企业,为师生党员提供更多地党建服务社会平台;争取再建设新的党员志愿服务基地和项目,拓展党员服务社会的能力;持续开展党员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建成“七个有力”党支部。

5、显著提升党建宣传能力。以《大音快讯》党建宣传刊物、微信公众号和党建E家等宣传载体强化宣传工作;成为党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视频工作室,拍摄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党建微视频,力争在省、市等比赛中获奖或宣传载体上进行推广;强化“向上·向善”党员讲师团建设,扩大党建的宣传和辐射。

预期成果:

信息与智能机电学院教工党支部对照“七个有力”标准,结合二级学院新工科建设实际,以及进一步夯实“创新先锋”、“领航导师”党建品牌建设需要,预期成果如下:

时间

预期创建成效

预期创建成果

预期创建推广成效

 

 

2018.092019.08

 

“创新先锋”党建品牌成为工科类二级学院党建与专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性项目。

建成1个厦门市十佳党建品牌,“创新先锋”党建项目在每年获得2个以上省市级教科研成果,每年指导2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教师党员或指导学生每年指导学生获得省、市级等级奖项以上2项。

 

入选党建案例集,形成新工科教工党支部的党建特色,成为新工科教工基层党支部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建成“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站

 

建成二级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站,实现十大育人体系的建设,发挥党组织在育人中的作用,该项目已获得学校推荐参评教育部和福建省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新时代党建与思政工作结合的新做法,在民办高校基层党支部率先建成“三全育人”改革综合改革试点系部,可以形成民办高校可推广的模式

 

思政工作创新项目

(领航导师、六位一体育人模式)

 

将领航导师建设成为思政工作的创新示范性项目(目前已经获得学校推荐参评福建省思政工作创新项目)

 

新工科人才培养考试改革、党建与思政工作融合创新目前在全校进行推广,拟在省市相关院校进一步推广

“三全育人”党建与思政工作创新课题研究

入选福建省中青年教师课题(目前已经获得学校推荐)

发表较高质量党建与思政工作融合论文1

 

 

 

2018.082020.09

 

 

申报省市级课题12项,发表党建论文若干篇

获批福建省社科基金、厦门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等党建课题

发表党建理论研究论文2

 

 

 

党建微视频

工作室建设

 

 

建成校内党建微视频工作室,拍摄一批党建微视频宣传片

参加党建微视频比赛并获奖;将微视频成果作为支部党课、在线学习的素材;入选厦门市党建E家,成为全市党支部学习素材。

“创新先锋”党建品牌教科研成果的结题

以教师党员陈明明教授、万瑾副教授、蔡志猛副教授为主要申报人的3个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获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和结题,形成大数据、通信、物联网和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深度培养的模式。

三个项目作为教育部该项目首批入选的院校,1项已经获得教育部正式发文结题;2018年申报的两项已经获批并启动,计划在未来2年建成示范性基地,在同类民办高校中推荐产教融合育人模式。

工作保障:

信息与智能机电学院教工党支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本党支部建设将党建与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思政工作有机结合,目前该项目经费和政策保障机制较为完善。学校党委为该支部配齐专、兼职党务干部,规划党建工作场所,确保该项目的开展,具体保障如下:

信息与智能机电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的总体规划和分年度计划,3个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申报已经获得教育部的批复和学校的配套政策支持。其中教育部中兴通讯ICT基地建设校企双方合作累计投入2000万元已经建设示范性基地;教育部中国制造2025重要的依托场所“智能制造创新工场”校企联合投入2690万元已经到位,学校成为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规划大象楼11000多平方米作为该项目建设场地,该项目计划在201810月份建成,建成后成为该支部科研育人的重要场所。

信息与智能机电学院教工党支部及其学生党支部联合共建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已经获得学校推荐参评教育部和省级立项,学校批准在大音楼407409建设该项目,同时学校支持该项目的30万元经费已经由学校校长会议批准计划在2018年年底建成。信息与智能机电学院党建微视频工作室建设已经组建人员、开展4个微视频拍摄的初期工作,学校党委协调信息中心、组织人事处和思政课程教学部等支持该项目的开展。

学校目前推动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该支部所在系部升格为二级学院,每年在党建、思政、专业等均有专项经费,利于该学院基层党组织统筹党建经费使用。与此同时,学校党委将组建专门工作组,由党委书记挂帅,统筹学校各职能部门资源,并力争上级教育、党务主管部门的经费支持,学校也通过发展委员会积极争取合作企业、校友的经费支持,确保该支部的建设需求。

目前信息与智能机电学院已经完成省市级各类课题29项,其中包括党建课题、思政课题4项,具备较好的研究团队。目前有3个党建与思政育人项目获得学校推荐参评省市乃至国家级立项,该支部“对标争先”工作有序推进;学校党委将优先安排该支部党务干部参与各类培训,并充分保障该支部申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的工作时间,配套相应的工作经费、工作量减免,确保该项目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