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简介:
河南大学世界史党支部共有党员11人,按照规定成立支委会,由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3人组成;另有党员8人。 支部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按期换届,选优配强支部班子,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打造党员骨干队伍,提升组织力。
建设计划:
高校党支部是党在基层的最基本单元,是党在学校基层的政治核心,能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将党的教育政策贯彻到基层。高校党支部的建设大而言之直接影响党的形象、声誉和党思想路线的执行,具体而言能够将广大师生团结在党的周围,引领青年学子,实现远大理想。因此抓好基层党建非常重要。做好高校党支部建设不仅仅只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需求,实际上对高校各项工作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总体思路。改革开放40年,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高等教育也蒸蒸日上,为国家的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同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高校在扩招后,很多高校党支部没有面对新问题进行改革,党建工作严重滞后时代发展,不能及时应对青年学生思想方面出现的问题,影响了党在青年学生心中的威信。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高校党支部也需要进一步进行创新,将改革作为工作重心。河南大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新时期以来河南大学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在党支部建设方面投入很大,尤其重视基层支部书记的选拔和培养,取得了一些成绩。围绕全国样板支部建设重担,世界史支部将继续秉承河南大学及历史文化学院一直以来所思路,深入推进党建改革,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力求创新,探索基层党建的新途径。总体思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在河南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背景下,争取历史文化学院党委的支持,结合世界史支部自身情况,全面对照“七个有力”标准,认真学习,努力改进,争取支部建设在未来两年的建设期内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有所突破。在支部书记带领下,积极开展宣讲和对外交流,巩固并扩大建设成果。
建设目标。教工党支部是高校党的系统中的基本细胞,是党组织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委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世界史支部在过去的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我们发现自身在党建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我们希望在党建方面更加努力学习党的文件、总书记讲话精神和先进支部经验,建设一个不断学习进步的支部;探索支部与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连接的路径,建设一个服务于人才培养、教师进步、学校和社会发展的支部;不断思考和总结,探索可行的支部体制和机制,建设一个能够创新、有所突破的支部。
建设方案。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人才的集聚地。在全面建成小康目标实现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高等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样板支部的建设工作不能单纯着眼于自身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必须与时代的需求、国家的需要和高校广大师生所关切的问题联系起来,不能脱离时代和群众。当今世界,人才问题已成为国家和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资源是保证国家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党先进性和的关键因素,人才至关重要。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地以及聚集地,应为积极培养人才发挥其在社会改革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高校建设的领导核心,党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党在高校应以人才培养为重点目标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因此,样板支部的建设必须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关联起来,着眼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拟定一个包含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支部建设的综合性建设方案。
预期成果:
2018.9—2019. 8第一阶段工作成效、预期创建成果和预期推广成绩。
工作成效:全面对照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样板支部的建设任务和各项指标,展开自查和他查,找出与受到国家表彰的全国优秀支部之间的差距,查摆问题,经过支部大会研讨,制定改进提升计划,并报上一级党组织审核。
预期创建成果:①创建世界史支部党建图书室,用于存放购置的党史、党建图书、各种期刊、资料和文献,展示支部集体和个人所获得的各级荣誉证书;②制作先进老师个人先进事迹宣传材料;③采访世界史系离退休教师,编辑《河南大学世界史系教师口述史》,颂扬老一辈学者们的高贵品质,传承他们的奉献精神。
预期推广成绩:①将世界史支部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学院公认的样板支部,在整个学院起到表率作用,推动学院各支部踊跃学习党建理论,研究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关联互动的有效途径,将世界史支部的建设经验推广到整个学院;②将支部从省内各红色培训基地学习得来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结合世界史支部自身情况进行吸收和借鉴,在建设和提高世界史支部的同时,在河南大学以及省内其他高校进行党建宣传,扩大影响。
2019.9—2020. 8第一阶段工作成效、预期创建成果和预期推广成绩。
工作成效:大幅度提高世界史支部全体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争取支部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能达到样板支部的标准。
预期创建成果:①发表党建方面的文章,对支部建设规划中的党建选题进行研究并形成文字,刊发在党建刊物上;②在发表论文的同时,将论文汇编成册,加上支部党员撰写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支部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案例,编撰成世界史支部文集,作为创建成果出版。
预期推广成绩:①建设河南大学党支部建设中心,由世界史支部牵头,吸收学校其他支部参加,定期讨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交流经验心得,定期出版内部刊物,同兄弟院校交流,扩大河南大学在党建方面的影响力。②在省内外进行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宣讲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专业建设互相促进的经验。③编辑出版《河南大学潭头抗战流亡办学口述史》,宣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河大精神。
工作保障:
配套政策。河南大学将按照1:1比例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进行经费配套,支持世界史支部的党建创新工程。
资源投入。(1)人力资源投入:河南大学党委组织部和宣传部等部门将下派骨干调研员到世界史支部和河南大学党支部建设中心,指导世界史支部开展各项工作;历史文化学院也将抽调骨干教师到世界史支部,协助支部建设;(2)活动空间拓展:河南大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将对现有办学空间进行整合,调整出专门的办公用房,用于支持世界史支部建设专用的图书资料室、支部成员活动室、支部建设中心等党建活动空间。
软硬件设施。(1)软件设施:河南大学党委组织部等部门协助世界史支部建设微信公众平台,用于学习、交流和讨论党建经验;也可在利用新媒体加强党建工作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经常利用网上论坛或QQ群、微博、微信等进行党员互动交流,强化党员学习效果;创办党建手机报,搭建起集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空中课堂”;建立“网上党支部”,召开网络组织生活会,尝试解决实习生、留学生、毕业生等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难题。(2)硬件设施:现有世界史教研室可供开展支部活动,办公空间30平方米;学院地下室有专门的教工之间约100平方米,可供开展各种室内活动;学院提供各种教学、讲座空间,配套电脑、多媒体等设备和办公设备。
经费支持。河南大学将对世界史支部的建设提供配套经费,同时,历史文化学院也将保障支部建设所需经费,保障经费充足。
条件保障。(1)时间保障:世界史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成员都是高校教师,有寒暑假期,有充足的时间保障支部成员外出考察、调研、培训及宣讲;(2)智力保障:世界史支部成员为高校教师,均为研究生学历,90%以上为博士学位获得者,具有较为充分的学术锻炼,切多数具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的经验,能保障支部建设所规划的论文写作和论著编撰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