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样板支部 >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教工党支部 >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简介:

统计系教工党支部是南京财经大学最基层党组织之一,担负着直接联系、引导、团结、组织本系广大师生员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学校基层的重要职责。统计系党支部目前共有21名中共党员,下设支部委员会1个、党小组2个。主要采用党支部-党小组这一传统的层级化组织模式,并在新形势下以建设学习型和相融性组织为指导思想,探索以课题组、创新团队等为基础设立党小组的新形式,使支部工作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更加紧密结合,以进一步巩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建设计划:

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案

1、总体思路。一是明确支部在院系工作中的定位。统计系教工支部既是对教职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抓手,更应成为教职工事业发展引领和心灵沟通交流的平台。二是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模式,做稳做实做全基层党建工作。三是丰富党日活动主题内容,基层党组织生活既应包括理论学习讨论,更要包括提高党员适应工作能力的业务活动,以提高党建活动实效,做到求真务实。四是持续增强教工党支部与党外人士和群众的沟通交流,巩固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地位,有效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五是克服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统计系教工党支部面临的系列实际问题,夯实组织体制保障、培养机制保障和经费资源保障等。

2、建设目标。一是把统计系教工党支部建设成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阵地和基本单位,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规范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并对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工作建立制度规范。二是把统计系党支部建设成团结群众和凝心聚力的核心组织,建立经常性的联系群众制度,将“暖人心”的工作覆盖到每一位教职工。三是以“实”带“虚”,把提高党员工作能力的业务活动纳入组织生活,通过安排提高业务能力、争当工作标兵等主题活动推动党员组织生活取得实效。四是为应对教工党员分散性、流动性大,文化素质高和独立见解多的特殊情形,在基层组织活动时间、空间和形式上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力争在主题内容、工作方法和组织形式上创新。

3、建设方案。为实现规范组织生活,巩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目标,主要从严格规范和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入手。统计系党支部认真制定年度“三会一课”计划并上报院党委备案。以学习党规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主要内容,结合统计系党支部规模适中特点,主要通过支部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形式,以及坚持执行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形式,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为把统计系党支部建设成凝心聚力的核心组织,主要拟从建立经常性联系群众制度和创建师生联结党小组的组织模式入手。如建立党支部主要成员与党外教职工的常态化沟通交流,建立党支部成员与学生班级、学生宿舍的点对面交流,搭建统计系教工党小组和学生党小组之间的无缝连接等。为实现以“实”带“虚”,提高党员业务能力的建设目标,拟通过开展统计党建活动日、工作标兵评选、基层党建与统计思维等党日实践活动、评优评先活动及科研项目切实提高党员业务能力,促进党建工作取得实效。为顺应教工党支部组织特征和外部发展新形势,提高组织活动的生命力,拟尝试采取参观访问、考察、讲座、报告、竞赛等各种形式,走出去,请进来,扩大党组织生活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搭建新媒体平台,采取网上论坛、网上考试答题等形式,推动构建开放的党建网络教育体系。

预期成果: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正确指引下,在学校和学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统计系党支部将依托经济统计学品牌专业和统计学一级学科建设平台,深度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拟在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中取得如下预期成果。

表1   年度预期工作成效和预期创建成果

时间

预期工作成效

预期创建成果

2018

持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挖掘师生身边典型,树立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代表性、可学习可复制的典型经验、人物、事迹,为微视频宣传资料制作提供素材

规范执行“三会一课”制度

提炼出一套“三会一课”制度如何有效执行的经验举措

有效发挥党支部团结群众、凝心聚力的功能

创建师生联结党小组模式,制定党员联系群众、联系学生宿舍和困难学生的常态化联系制度,评估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的有效性,提出进一步动态优化的举措

2019

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党支部建成为教职工事业发展引领和心灵沟通交流平台的成功做法,“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如何挖掘的有效切入点和具体做法

党建与品牌专业建设、学科建设齐头并进

党建工作与经济统计学品牌专业建设中课程教材资源开发、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等有机结合的典型经验,党建工作贯穿学科建设中的研究团队、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经验总结

基层党组织活动进一步顺应教师群体特征和新形势发展需要

利用统计专业平台和学科特色开展党建工作规律性前瞻性研究的基本方法

2020

党日活动更加务实,以虚促实功能进一步发挥

党日活动主题遴选、党日活动形式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做法

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加系统、科学、规范、实效

在体制机制、经验举措、方法办法上形成1套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1本编撰成册的示范点纸质宣传资料

工作保障:

(一)配套政策

       校院两级党委高度重视和支持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的开展,能够为把统计系教工党支部培育创建成“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提供组织体制保障、培养机制保障和经费资源保障等,校院两级行政将为党政分工协作提供更多空间和诸多便利,为党建工作以虚促实功能的全面深度发挥提供专业和学科的管理服务平台。

(二)资源投入

       学院党委将邀请党建工作方面的专家开展系列讲座、报告等,将遴选党日活动主题并联系典型阵地开展参观、访问、考察,将组织专家开展评优评先活动,开展知识竞赛、志愿活动等,将分批次推荐支部党员同志参加网络培训,以上有关人、财、物等的合理高效投入为统计系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形成典型可复制经验提供组织保障。

(三)软硬件设施

       硬件方面,统计系已建成的计算机辅助调查实验室和正在建设的“大数据统计分析中心”实验室,为利用统计专业平台开展支部党建规律研究提供硬件设施保障。统计系支部所在学院的教工之家、统计系会议室和学院会议室等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会一课”的规范执行提供活动场地。统计系建立的实习实践基地为创新党小组模式提供了校内外平台。软件方面,统计系支部既有党建理论扎实的党员同志,又有业务能力精湛的业务骨干,还有经济统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支撑,为党建工作的规范执行和探索创新提供了人才支持、工作基础和专业平台支撑。

(四)经费支持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培育创建必须有相应经费支持。校院两级党委将提供一定比例的配套经费支持统计系党支部党建“双创”工作,以推动基层党组织活动制度化、规范化、成系统,更加务实和富有成效。

(五)条件保障

        第一,本支部组织机构合理,规章制度完善,前期建设基础良好,“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常态化开展丰富且务实的党日活动,统计学品牌专业和统计学一级学科平台为党建工作与业务活动有机结合提供了更多空间,为基层党建典型经验挖掘提供渠道。第二,本支部所在单位实验室拥有先进完善的办公设备、网络系统以及相关的调查软件和统计分析软件。党支部成员业务能力强,均具备运用调查研究和统计建模挖掘党建工作规律的能力,使得党建工作开展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第三,本支部与党外人士建立了良好的互助协作机制,能有效发挥支部党建工作团结群众和凝心聚力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