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简介:
青海民族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共有党员22人,其中正式党员20人,女性党员8人。教工支部委员会教工党支部书记王开拓、支部委员王鹏全、郭海丽、邵亚飞四人组成,均为教学一线的专职教师。教工支部建制健全,工作中充满朝气、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勇于创新。党支部始终坚持在学校党委、学院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推动学院党建工作。
建设计划:
通过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年的建设,不断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全面提升教工党支部的影响力,增强党支部的服务意识,并将成熟的经验推广至全校,具体目标如下:一是完善建筑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工作制度。二是以基地为平台,以教师的教学科研,学生的学业为出发点,加强全院师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增强实践教学与育人的实效。三是构建服务与监督的共享平台——“党员之家”,在解决全院师生问题的同时也接受全院师生的监督。四是打造建筑工程学院党建工作特色品牌,通过《建工学苑》加强宣传力度。
建筑工程学院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工作计划与举措如下:
1、加强教育基地建设,发挥多元教育功能
学院党员教育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提升党员基本素质和党性修养。采取“听、看、讲、体验”四位一体(即听党课、观基地、讲党性、体验社情)的党校教育模式。通过培训,达到入党积极分子初步形成理想信念、预备党员巩固理想信念、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目标。
(1)加强党员教育力量。在邀请我校教师开设党课的同时,聘请我校取得突出成绩、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党员同志(例如进德修业之星、优秀共产党员等),为学生上党课,让党课内容能“看得见,摸得着”,增强党课效果,提升培训对象的政治素质和进取精神。
(2)创建党员教育活动基地。利用青海革命胜迹众多的优势,创建1-2个党员活动基地,为党员教育活动和支部党员组织生活提供平台。
(3)开设“微型党课”。学院教工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针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或者当前时事、热点、焦点等,结合自身实际与认识,以小组为单位,每人主讲8分钟的微型党课,以促进党校学员理论素养的提高。
2、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是党的肌体中的细胞,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论是对于扩大党员的影响力、发挥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的骨干作用,还是对于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1)实施教师党员考核。制订《青海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标准化工作条例》、《青海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党员考核条例》等基本文件,围绕教师党员的理论学习素养、工作表现、生活表现、群众评价等内容进行考核,表彰优秀、鞭策后进,使教师党员不论在学习、工作、生活和服务群众等各项工作中,发挥表率示范作用。
(2)推行《党员成长手册》记录。由教工党支部制定《党员成长手册》,内容包括党建工作的规章制度、党建联系人工作记录、党员工作室工作记录、党员思想汇报、党员组织生活记录、党员党费缴纳证明等等,全方位记录每一位党员在校期间所开展的工作及其成长过程。每学期初发放,每学期末收回到,作为党员考核、评优工作的重要依据。
(3)夯实入党各项环节。周密考虑培养一名共产党员的各个环节,从提交入党志愿书、推优确立为入党积极分子,再到党建联系人的培养、支部大会的讨论接收、入党宣誓,每个环节都做细做实,确保党员质量。
3、强化支部建设,组织师生共建
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连接党员和上级党组织、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强化支部建设,才能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只有强化支部建设,才能使党员在广大师生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支部成为带领师生求发展的领头羊、服务师生促和谐的排头兵。
(1)实行“党日活动”制度。每个月确定一个主题,部署教工党支部依据主题开展支部活动,并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2)建立党员实践基地。与党员教育活动基地不同,党员实践基地由各支部自主建立,供教工党支部的党员、预备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实践锻炼用的活动基地。
(3)师生支部对接共建。按系按专业设立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引导师生支部对接共建,以教师支部建设带动学生支部建设,引领师生党员在本系的教学、科研、学科竞赛、学生工作等方面发挥模范作用,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4、加强“党员之家”建设,综合服务与监督
(1)成立党员服务热线工作室。工作室提供各类咨询与解答,收集意见和建议,做好学院与教师、同学、校内和校外的沟通。
(2)成立就业服务党员工作室。工作室为毕业生同学提供就业服务,例如就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就业招聘会的现场服务工作等。
(3)成立心理健康党员工作室。工作室发挥党员各方面素质较高的优势,用为学院部分存在较大心理困惑的教师、学生提供心理指导,为学院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必要的补充。
(4)成立党员文明督察工作室。针对学生在校园内、教室中的文明行为,工作室安排党员提供文明督察服务,检查带食物进教学楼、在教室食用快餐等不文明现象并纠正,为创建良好学风服务。
5、加强宣传与交流,增强师生党员凝聚
(1)建立党建微信公众号。微信由于其开放性和传播的迅捷性,已成为当前信息传播的主流,党建工作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优点,扩大工作影响力。要加强微信的后期管理,组织教师党员定期交流思想,正确引导教师党员思想动态。
(2)建立党建工作宣传栏。在南校区工学主楼四楼设立党建工作宣传栏,及时通报学院教工党支部所开展的党务工作动态和入党公示材料。
(3)开辟学院刊物党建专栏。开创建筑工程学院院刊《建工学苑》,党建工作要主动利用好这个展示平台,在刊物上开辟“党建动态”、“党员风采”等专栏,介绍学院党建工作的优秀做法和优秀教师、学生党员的风采。
预期成果:
1、2019年预期成果
(1)制订《青海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标准化工作条例》、《青海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党员考核条例》等基本文件,编印《党员成长手册》,组织全院教职工党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讨论文件内容,取得认同并修订实施。全院教师党员应按照文件要求执行,使党建工作逐步标准化,并取得初步成效。
(2)利用青海地区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等创建1-2个党员教育、实践基地,为党员教育活动和支部党员组织生活提供平台。并举行1-2次教育活动。
(3)每月定期举行“党日”活动、年度内举行1-2竞赛活动,包括教学竞赛、科研竞赛或学生工作竞赛等,使得“党日”活动、竞赛活动常态化进行。
2、2020年预期成果
(1)创建“党员之家”及网站,提供各类学习问题、卫生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就业问题、心理问题的咨询与解答,收集意见和建议,做好学院与教师、同学、校内和校外的沟通,为教师和学生创建良好服务。
(2)设立宣传栏、荣誉墙,在南校区工学主楼四楼设立党建工作宣传栏、荣誉墙,公布学院师生所获的重大集体、个人荣誉,激励广大同学向获奖集体与个人学习,营造奋发向上、追求进步的良好氛围。并及时通报学院教工党支部所开展的党务工作动态和入党公示材料,创造良好的党建氛围。
(3)创建院刊《建工学苑》,首先做出样刊请领导进行审阅和评估,在刊物上开辟“党建动态”、“党员风采”等专栏,介绍学院党建工作的优秀做法和优秀教师、学生党员的风采。多渠道不断加大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党建工作真正服务于师生,传播与师生。
工作保障:
1、制度保障。党建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龙头,学校党委特别重视各级党建工作,并出台专门文件,校党委组织部积极协调各项工作,学院党总支持续跟进本次“双创”项目的申报,对本次“双创”项目的申报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为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学校与学院为顺利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2、人员保障。学院总有教工党员21名,有经验丰富的老党员老领导,也有年轻有干劲的青年党员,业务能力扎实且服务一线;另可借助校网络中心的资源来创建网站、公众号等宣传渠道,为建筑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的样板支部的建设提供完备的人员保障。
3、设备保障。学院党委同意为“党员之家”开辟单独的办公室,后期将不断改善“党员之家”的办公条件,使“党员之家”具备宣誓室、会议室、活动室、荣誉墙等功能。
4、督导与交流,在建设期间将邀请校党委、组织部、学院党总支对建筑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的建设给予监督和指导,并定期与其他兄弟学院、党支部加强交流,逐步提升建筑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服务的实效性。
以上都是建筑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为建设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