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样板支部 > 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 >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简介:

2011年9月,物电学院教工二支部在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上建立。现有24名党员,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支部成员在学生培养、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模范带头作用。2016年以来先后获得山东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首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山东省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

建设计划:

(一)总体思路:

通过样板支部的建设,严格对标看齐,勇于改革创新,努力争创先进,严格做到“七个有力”,积极宣传和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部署, 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党建工作,促进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培养方面的各项工作,发挥党支部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学校的发展。

(二)建设目标:

通过两年的建设,把支部建设成为一个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实绩突出的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师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形成以点带面,把学院师生仅仅团结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发力,为一流学科建设,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把本支部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样板党支部。

(三)建设方案:

1、提升组织力,加强制度和文化建设,保障党建成效。

支部将积极加强过硬党支部建设,做到“七个有力”,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全力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做好学校和教师、学生的桥梁纽带,贯彻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积极完善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加强理论学习。党员们只有政治信仰坚定、理论基础扎实以及业务能力强,才能更好地推动过硬党支部建设。继续加强贯彻“三会一课”制度,并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包括对文件政策解读、教学方法经验介绍、科研成果宣传、学生工作经验交流等。组织开展党员赴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红色教育;积极与支部工作突出的单位进行交流,学习和借鉴支部建设经验等。继续加强支部活动室的建设,开展支部文化建设,将开设党在我心中、重温入党誓词、文件政策解读、党员承诺墙、流动红旗等板块。尤其是重点建设党员承诺墙,每学期开学前每位党员都要写下本学期自己的承诺,学期末开展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对完成的进行表扬,完不成的要说明原因并拿出整改措施。

2、坚守“科技梦”,加强教研团队建设,争创一流成果。

立足教学科研岗位,明确职责目标、愿景与梦想,打造党员承诺墙,为科技事业发展而不懈奋斗。继续搭建和完善教研平台。优秀的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中坚力量,助力他们快速地成长和发展是关键。本支部将通过探索和实践搭建起优秀教学平台和科研平台,对新引进的优秀博士搭建“一对一”指导平台,在教学上直接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对接,快速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在科研方面,积极引导新引进博士加入优秀科研研究团队,在目前四个科研团队的基础上继续凝练并扩大科研团队,逐步实行PI机制,紧跟研究前沿,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坚守“科技梦”,以“科技梦”助推“中国梦”,为中国科技事业腾飞贡献自己的正能量。

3、立足党员示范岗,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立足“定岗工程”,发挥好党员示范作用,在学生班级中继续探索“教工党员+学生班级”党建模式建设。继续搭建和完善师生交流平台,继续推进党员担任本科生指导教师制度,积极参与到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数学建模、互联网+等各项比赛,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继续推进党员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制度,全面负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指引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引领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

预期成果:

一、2018.9-2019.8年度预期工作成效、预期创建成果和预期推广成绩

预期工作成效:加强支部活动室的建设,开展支部文化建设,将开设党在我心中、重温入党誓词、文件政策解读、党员承诺墙、流动红旗等板块。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6次以上,邀请专家讲党课2次以上,为学生讲党课8次,组织开展赴教育基地培训学习1次,与支部工作突出的单位进行交流2次以上。申请党建调研课题1项,积极开展课题建设。

预期创建成果:

1.成果一,党员活动室文化建设。

2.成果二,党支部党建调研课题。

3.成果三,形成“党课人人讲”活动规范化方案,在学院进行推广。

预期推广成绩:党员活动室文化建设可供省内外高校基层党支部借鉴。

二、2019.9-2020.8年度预期工作成效、预期创建成果和预期推广成绩

预期工作成效:搭建和完善教学、科研平台和师生交流平台,提升支部党员和其他老师的业务能力,更好服务师生。申请校级教改项目、优质课程以及优秀教学奖各一项,申请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6项以上,申请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成果奖6项以上,获省部级和校级优秀硕博士3项以上。为学生讲党课6次,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发表科研论文4篇以上;指导本科生参与各项竞赛,获省部级奖励6项以上。总结本支部2年来的工作成果和经验,形成相关党建论文。

预期创建成果:

1.成果一,通过教学、科研平台和师生交流平台建设,促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将取得更多各项荣誉和奖励。

2.成果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支部品牌创建实施方案;

3.成果三,发表党建论文。

预期推广成绩:各项平台的建设将极大推动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省内各高校可借鉴。

工作保障:

学校、学院党委积极为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关的政策、经费、条件等保障措施,样板支部书记参与党政联席会议参与本单位重要事项讨论决策,给予享受工作量核算、津贴补贴待遇,为支部书记提供每年参加学校各级党务培训和人才培训的机会,将样板支部书记工作经历作为学校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为样板支部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场地,支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每学期院系级党组织至少召开1次会议专门研究样板支部建设工作,优化教师党支部设置,选优配强样板支部班子,为支部书记选配得力助手,加强对样板支部工作指导,严格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院(系)党组织书记专门联系样板支部,经常性指导支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