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样板支部 >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交通信息工程系教工党支部 >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简介:

党支部成立于2008年,由1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党员组成,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中级职称4人。支部委员会由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各1人组成。党支部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党支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受到学校党委及陕西省委组织部的高度认可,荣获2016年第一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支部推荐展示类作品精品奖(全国10项),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样板支部创建单位。

建设计划:

第一阶段:2018.09-2019.08年度
      紧扣国家样板支部重点任务,创建“党建样板支部”, 2019年8月底前,提交年度工作总结和成果报告,接受教育部考核评估。着重围绕严格 “三会一课”、 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创新党建工作和管理方法,践行党的宗旨,创新社会服务模式,深入打造学习型、阳光型、服务型党支部,强化内涵建设,夯实支部整体功能,激发党员教师干事创业的激情,勇担“四个引路人”的使命担当,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引领师生和社会上更多的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为民,爱国奉献,创新进取,共圆中国梦。
第二阶段:2019.09-2020.08年度
      根据教育部中期评估的反馈意见,及时整改问题,推进任务开展,巩固建设成果,总结凝练优秀基层党建体制机制、工作方法、经验举措、典型案例,提升示范成效,保质保量达到教育部对国家样板支部建设项目的要求和标准,提交工作总结报告和培育创建成果,圆满完成验收工作。同时,支部将团结带领党员继续夯实学习型党支部、阳光型党支部和服务型党支部内涵,并把创新贯穿其中。另外,以党建促合作发展、开拓创新,支部将团结带领全系师生拓展合作,积极进取,扩大影响力力,为师生个人发展搭建更好更大的舞台,并携手合作伙伴谋求创新发展,造福群众、服务国家,力争建成创新型党支部。

预期成果:

第一阶段:2018.09—2019. 08年度 
(一) 预期工作成效和创建成果 
1. 创新组织生活和学习教育模式,“三会一课”制度规范落实,支部主题党日严格规范,受到党员师生欢迎,党员政治觉悟明显提升,参与支部活动更积极,支部凝聚力更强,学习型党支部内涵得到升华。
2. 党支部全体党员都能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起到良好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党支部的优秀共产党员作为学习典范,介绍典型的事迹,为全系师生做好示范。
3. 支部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得到融合发展,支部的示范带动力、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增强,有效促使全系中心工作更高质量发展。
4. 创新支部管理模式,阳光型党支部内涵得到升华,形成公正透明、和谐共治的良性发展态势,和乐观进取、攻坚克难的干事创业氛围。
5. 创新服务学生、服务教师和服务社会的方式和内容,能有至少一次支部的特色活动得到分党委的认可,夯实服务型党支部内涵建设,更加彰显支部的战斗堡垒功能。
6. 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高质高效运作1个新媒体平台,深入驾驭信息化手段夯实支部功能。协助党组织高效高质实现党课学习要求;实现党的资讯、信息高效下发;实现党员间的扁平化沟通、互动;支持各类党务的集成;可视化展现党建工作成果。  
(二)预期推广成绩 
      凝练总结学习型、阳光型、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经验,总结智慧党建平台建设成果及其在基层党支部功能夯实和治理质量提升方面的功效,在全校各支部中进行宣传推广,强化示范带动作用,并通过学校官网、学校学院的对外交流合作、陕西省高校党支部书记QQ群和全国双带头人培训班微信群进行推送分享和宣传推广,力争在全国形成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第二阶段:2018.09—2020. 08年度
(一)预期工作成效和创建成果
      1. 党支部做到“七个有力”,对党员的学习教育扎实高效,党员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大幅度提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履行义务、遵规守纪及时到位,师生积极投身学校改革发展、维护学校和谐稳定,教师自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备较高的课程思政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科教强国战略中责任感更强,贡献更大。
      2. 结合交通系党支部的建设经验,在体制机制、经验举措、方法办法上提炼形成1套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为党支部高质量建设提供借鉴。
      3. 认真凝练党支部多年的建设成果,汇编1本示范点建设成果资料。
      4. 提炼总结支部建设特色和亮点,制作1个示范点建设微视频。
      5. 构建创新型党支部,支部对外党建合作和业务合作不断拓展,为师生创建更大的人生舞台和发展空间,带动更多的人共同为人民、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预期推广成绩
      深入凝练总结本支部在学习型、阳光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成效,推广智慧党建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和覆盖面,丰富宣传推广手段,充分借助教育系统内外媒体、统筹高校内外宣传资源、用好网上网下宣传平台,以接地气、形象化的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展示本支部的建设经验,在全国党建工作中发挥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在高校及全社会树立起大抓基层、严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引领带动高校及全社会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全球华人同心同德共圆中国梦。

工作保障:

1.    配套政策
      学校党委和学院党委把“双创”样板党支部培育工作作为一项制度安排,纳入本单位党建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每学期至少听取1次培育工作情况汇报;学校党委组织部、教师工作部门牵头,人事、学科建设等部门参与,会同学院党委常态化跟踪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做法,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工作有效开展;学校党委和学院党委在干事平台、发展空间、工作条件、人才培训、待遇保障、选拔任用等方面全力支持“双创”样板党支部培育工作;学院分党委对党支部的建设指导到位,并制订了完善的工作计划、具体举措和责任清单;每学期学院党委会至少专门研究1次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教师党支部设置,按照系部室设置和党员人数等因素设置党支部,保证“双创”样板党支部的班子相对稳定,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对教师党支部工作指导,学院党委委员经常性参加支部活动,严格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学院党委书记联系样板支部,经常性指导支部工作,工作深入扎实,不做表面文章。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把样板支部创建作为学校和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测评检查、评先评优等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做出突出业绩的样板支部、支部书记、党员骨干予以表彰奖励和补助津贴。   
2.    资源投入、条件保障
      院内资源共享,院内各教师党支部之间互相交流经验;学校、学院给与经费支持;学院提供党支部活动场地;本系团结和谐,人力资源丰富,全力支持支部工作;学校、学院和系里为样板支部加大、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保障措施,为样板支部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3.    软硬件设施
      学院提供人力、物力、场地支持;支持支部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帮助申请党建课题,指导撰写著作和发表论文;利用信息学科的优势,积极搭建党支部研究平台、实践平台、宣传平台;通过智慧党建平台和新媒体加强培育工作、研究成果和典型经验在校内外的示范推广运用。
4.    经费支持
      学校、学院把样板支部建设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经费保障,为样板支部提供充足的配套经费,保障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支出,保证样板支部创建成效,圆满达到验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