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简介:
上外德语系学生党支部在校党委和德语系党总支的领导下,既重视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发展,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又注重开拓创新,引导党员牢记责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支部通过微视频、多语种德文网站、公益文化项目等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支部先后获“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建设计划:
(一)总体思路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学生党支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夯实组织发展基础;严格规范党员发展程序,确保党员发展质量;重视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探索有效的教育载体和模式,拓宽党员培养、教育途径。加强课程育人,结合德语专业特点,打造品牌“课程思政”课程,注重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加强实践育人,完善创新实践体系,扩大对外人文交流,注重培养学生党员的奉献意识。
(二)建设目标
德语系学生党支部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提升基层党支部组织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的重要作用,以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记历史使命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内容,结合德语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多语种视频制作与宣传等多种形式,教育学生充分发挥语言优势、扎根中国大地,提升全球视野,将自我的发展与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努力成为“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杰出党员青年。
(三)建设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和《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要求,坚持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结合、整体提升和品牌塑造相结合,按计划、分步骤开展建设工作。
1.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根据《中共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总支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大学生党建工作制度》,将党员发展、党员培训、党员管理、党员教育、党费收缴等工作规范化。
(1)党员发展工作规范化。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选拔,坚持“早宣传、早播种、早引导”,党员发展“关口前移”;坚持“早选苗、早教育、早培养”,党员发展“重心前移”。依托德语系分党校,进一步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严格规范党员发展程序,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坚持“入党自愿,个别吸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积极慎重,按程序发展党员。
(2)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化。第一,完善党员学习教育长效机制。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规范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从思想深处汇报和解决学生党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问题。第二,完善党员民主管理长效机制。坚持学生党员自我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使每个党员都置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和同学们的监督之下,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第三、建立党员联系群众长效机制。引导学生党员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班委、团支部或党支部反映问题,和他们共同制定整改措施,解决问题;教育学生党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自我管理中的传、帮、带作用。
(3)组织生活规范化。继续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结合德语系学生专业特点,利用纪念日、节庆日等时机,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敬老院、农民工子弟学校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党员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4)工作管理台帐规范化。建立对党支部的日常活动开展情况,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实行台账式管理。第一,建立党员基本情况台账,对党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造册。第二,建立党员学习教育培训情况台账,记录参加理论学习、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情况。第三,建立党的活动台账。记录支部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支委会、党课等日常工作情况以及开展党员主题教育活动情况。第四,建立发展党员工作台账。记录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对象、党员发展对象等基本情况。第五,建立党费收缴情况台账。记录党员缴纳党费的标准,交纳党费的时间、金额等情况。
2.加快党支部“多位一体”的阵地化建设
(1)建立“德语系学生党员之家”,为支部常规活动提供固定场地,搭建交流平台,丰富服务载体。在“党员之家”悬挂党旗,张贴入党誓词,订购党建等各类书籍、报刊资料,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2)完善“微阵地”建设,继续推行“永不听课的网上党校”。进一步细化“上外德语系学生党员”微信公众号分类管理,将组织生活、思想汇报、微党课等分类、定期进行推送,满足更多学生尤其在国外交流的党员学生补充政治营养的需要,使同学们紧密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开展专题学习和组织生活。
3、加强党支部活动品牌化建设
(1)进一步加强“用多语种微视频讲述中国故事”品牌活动建设。结合纪念日、节庆日,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寻访历史足迹,制作多语种微视频或纪录片,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制作多语种微视频,向世界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上外多语种网站“Globe SISU”、“上外德语系”、“上外德语系学生党员”微信公众号、德语系海外学生党小组等进行对外传播,将“中国故事”由中国文化拓展到政治、历史、外交等更多的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2)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打造“3+2+1”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2018年6月,德语系获批学校“多语种课程思政改革试点院系”,将建设德语翻译理论与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德文原著选读、高级瑞典语等3门精品课程标准的“课程思政”课程、打造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花桥小学实践基地建设等2项品牌“课程思政”实践活动、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生多语学习小组,建设1支名师教学团队,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实践育人的辐射效应和师德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效应,让更多试点成果上升为制度成果。
(四)各年度工作计划
1.2018年9月—2019年8月
(1)根据“党建样板支部”创建要求,完善党支部各项制度,建立工作台账,扎实推进支部建设。
(2)完成“德语系党员之家”建设工作。在“党员之家”悬挂党旗,张贴入党誓词,订购党建等各类书籍、报刊资料,设立“党员谈心窗口”,为支部常规活动提供固定场地,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3)进一步推进德语系分党校建设。完善《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分党校管理办法》,在全校进行推广。举办第一期分党校学员考核和结业典礼,对第一期分党校学员进行调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开展第二期分党校工作。
(4)开展“寻访马克思足迹”实践活动。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德语系党支部举办了《共产党宣言》诵读活动,并制作了微视频。下半年,将在德语系学生海外党小组中开展“寻访马克思足迹”实践活动,在德国交流学习的学生党员寻访马克思的德国足迹,近距离、深层次地了解马克思。制作相关微视频,与国内学生党员一同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5)结合《德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翻译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选段,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读书活动,将经典篇章制作成多语种微视频,通过优酷、多语种网站、Facebook、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进行推送,向世界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结合建国70周年,开展系列学习实践活动。2019年暑假,组织党员到北京开展实践活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制作多语种微视频,向世界讲述中国的复兴之路。
2.2019年9月—2020年8月
(1)完善“微阵地”建设,将“上外德语系学生党员”微信公众号进行全新改版。优化视觉设计,将内容通过导航栏进行分类,分为组织生活、思想汇报、微党课、多语种视频等,便于管理和学习。
(2)完善“永不停课的网上党校”,与德语系分党校进行线上线下的结合,将其系统化、定期化。
(3)结合抗战胜利75周年,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拓展党员服务基地。
(4)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生多语学习小组,在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过硬的相关教师指导下,组织学习小组学生研读、讨论中文、德语和瑞典语的马克主义理论文献。
(五)经费预算(按每年度计算)
1.专家讲课费:10000元
2.党员之家建设费:10000元
3.党员服务基地建设费:10000元
4.图书资料费:5000元
5.国内差旅费:30000元
6.市内交通费:5000元
7.宣传费、印刷费:15000元
8. 办公用品:10000元
9. 快递费、通讯费:5000元
共计:100,000元,两年度共计200,000元。
预期成果:
(一)2018年9月—2019年8月
1.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机制办法。完善并印制完成《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学生党建工作手册》。
2.制作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学生党支部宣传折页,及党支部宣传片。
3.完成《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多语种微视频制作和宣传。
4.完成《寻访马克思足迹》德国实践活动微视频制作和宣传。
5.完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经典篇章多语种微视频制作和宣传。
(二)2019年9月—2020年8月
1.完成“上外德语系学生党员”微信公众号的全新改版,将“永不停课的网上党校”系统化、定期化。
2.制作与推广“多语种讲述中国故事”的微视频库。
3.完成《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学生党支部示范点建设成果汇编》。
4.撰写“党建样板支部”创建报告。
工作保障:
(一)配套政策:创建达标后,学校党委将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经费支持。
(二)资源投入:学校将提供固定场所,支持德语系学生党支部建设“学生党员之家”。
(三)条件保障:德语系党政班子大力支持,党总支全面指导,党总支副书记兼任学生支部书记,选配优秀党员学生担任支部委员,各个层面通力合作,为“样板支部”创建提供支持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