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简介:
电工中心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9名,其中30-40岁5人,40-50岁1人,50岁以上3人,副教授7人,讲师2人。2017年6月成立了新一届支委会班子,落实双带头人制度,现由李晓静同志担任支部书记,组织委员于晓同志、宣传委员许亮同志也均为青年骨干教师。
建设计划: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与学校和学院的中心工作结合为落脚点,勇于改革创新,努力争创先进,创建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教工党支部。
预期成果:
(一)2018年9月--2019年8月
1. 预期工作成效:
通过积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等教育,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得支部党员并带动全校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支部党员积极发表相关论文,撰写党建课题,参与党建创新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2. 预期创建成果:
(1)总结支部工作和教书育人经验,形成关于支部建设、教学改革、学生培养等方面的论文1篇。
(2)总结党建促科研探索经验,形成关于党建推进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论文1篇。
3. 预期推广成绩:
(1)与中海油海油发展采油服务公司党支部开展联合支部活动,推动科研实践基地和党建活动基地建设。
(2)将本支部工作制度与方式方法,与其他党支部共享并相互借鉴。
(二)2019年9月--2020年8月
1. 预期工作成效:
通过严格贯彻“三会一课”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使得全体支部党员并带动全校广大师生、联合共建支部党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构建课程思政体系以促进“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形成。支部党员积极发表相关论文,培养学生参与科技竞赛,获得竞赛奖项,通过研究并进行推广。
2. 预期创建成果:
(1)进一步总结支部工作和教书育人经验,在国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关于支部建设、党员培训、学生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的论文1篇。
(2)进一步总结党建激发科研、科研探索经验,在国内或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关于党建推进科研、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论文1篇。
3. 预期推广成绩:
(1)与党代表社区联系点——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社区联合开展联合支部活动,推动党建活动基地建设。
(2)与全国工人先锋号线路,市劳模集体——天津公交8路联合开展联合支部活动,推动育人实践基地和党建活动基地建设。
(3)研究构建《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思政体系,以供其他课程参考。
(4)将本支部工作制度与方式方法形成成果报告,以供与其他党支部相互交流借鉴,共同提高。
工作保障:
1.配套政策
学校和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双创”工作核心,有效整合学校、学院党建工作资源,为电工中心党支部党建工作开展提供坚强保证。首先,建立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各类会议研究解决支部党建工作遇到的问题、困难,及时总结经验和优势进行推广。其次,建立学校、学院两级党委委员联系支部制度,做到沟通顺畅、反馈及时。同时,学校和学院党委为电工中心党支部等校内基层支部建立了横向联合共建制度,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并积极为基层支部与校外支部开展联合党建活动提供政策支持。
2.资源投入与软硬件设施
学校和学院党委坚决在工作中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电工中心党支部各项党建工作的开展投入资源。首先,学校和学院党委在政治上关心支部党员的成长,为党员教师搭建成长平台,选派支部党员教师参加党员培训、进修;工作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采取各种措施,发挥党员骨干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学校和学院党委积极保障支部的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了党员活动室、支部图书角等硬件设施,利用学校资源优势,发挥电化教育、网上教育等新媒体手段在支部党建中的重要作用。
3.经费支持与条件保障
天津理工大学党委和电气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将为电工中心党支部建设提供配套经费两年共10万元,用以支持电工中心党支部各项活动的开展。并协调学生工作队伍、校内外资源以配合电工中心党支部进行与学生、企事业单位、服务窗口、社区等党支部的共建活动。同时,做好宣传后勤保障,在各种媒体上积极宣传电工中心党支部的优秀经验和涌现出的先进模范典型,为电工中心党支部党员为广大师生开展政策宣讲、专题研讨、调查研究等工作提供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