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第一批双带头人 >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简介:

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共有党员25人,所有党员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7人,讲师5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党员13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学院在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注重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培养的双向融合,任命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牛漫兰同志为支部书记,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各1名。

建设计划:

建设总体目标:通过“双带头人”工作室的实施,抓好支部班子建设、发挥支部四个方面的主体作用;以本为本,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书育人工作质量、促进学校学院事业发展;创新支部学习教育方式和载体,创立典型示范,着力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探索符合高校实际、兼顾学科专业特点、可示范可推广的“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体制机制。

建设思路:

    1)以政治建设为首,同心同向跟党走。支部强化学习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报告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推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保证支部政治功能。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行这一重点任务,打造 “双带头人”工作室网络学习教育交流平台,探索党支部党员学习教育新方式和新载体,使其成为研究党建、落实党建、总结示范党建的重要场所。

2)以标准化建设为基,不遗余力严规范。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把严肃规范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摆在突出地位;加大党员发展力度,尤其是在优秀青年教师发展党员,做好党建基础性工作,抓好支部党建工作,注重配备熟悉和热爱党务工作的青年党员学术骨干担任支部副书记或委员,通过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加强教育引导、搭建锻炼平台、拓宽发展空间,抓好班子建设。

3)以立德树人为本,凝心聚力促成长。以推进“四个回归”为抓手,支部坚守教书育人的本分和主阵地,强化教工支部、研究生支部、本科生支部的整合与共建,促进党员教育培养、教学科研、专业学习的有机融合,把“双带头人”工作室打造成师生支部共建、互动交流平台,加强支部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4)以中心工作为纲,共同发力谋发展。坚持把党建工作与学校学院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督促,通过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形成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双融双促。

2018年年度目标和举措:搭建“互联网+管理”的制度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目前学院建立的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基础上,建立健全包括支委会改选(增补)指导、“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党员终身学习机制、支部经费使用审批制度、支部工作定期通报指导等在内的支部运行机制,建立重大事情由支委会集体讨论、重要工作经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和批准制度。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基石,以“让党的旗帜飘起来,让党的歌声唱起来,让党的形象树起来,让党员的作用发挥起来”为主线,构建 “支部规范化建设、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和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 “一体两翼”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

作新格局,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与其它高校“双带头人”的学习交流、会议研讨,完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的建设。

2019年年度目标和举措搭建“互联网+智慧”党建学习平台,为党建工作注入互联网+“智慧”的理念,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让党建工作进入“指尖时代”。借助“互联网+”搭建讲党课的小课堂、学习交流的小平台、干工作的小助手、传播正能量的小窗口,根据已有的微信公众号和QQ群等党建学习平台,将党支部所有成员纳入到“互联网+智慧”学习平台中,开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新阵地。平台每日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解读党的政策,宣传鲜活典型,发送教育实践活动安排等,促进党建工作“线上”“线下”双向联动,让党员可以随身学、掌上学,提升党支部党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从而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大贡献。同时将研究生支部、本科生支部纳入学习平台中,促进党员教育培养、教学科研、专业学习的有机融合。结合资源专业的特色,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建立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打造专业思政精品课程。

2020年年度目标和举措:建立“双带头人”网络宣传平台。总结“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成果,提交“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报告1份,发表党建方面论文3-5;举办全国高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经验交流会议,推广建设经验和成果,争取形成示范引领作用。

预期成果:

2018年:推进教师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制定教师党支部建设制度体系、机制办法;搭建“互联网+管理”的制度创新平台,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基石,构建 “一体两翼”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2019年:建立“互联网+智慧”党建学习平台,推动党建学习与教学科研协同发展,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密切联系群众,增强党员服务意识;打造“人文之资,科学之源,生活之环,幸福之境”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党政带动、制度驱动、师生互动、群团联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2020年:搭建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的宣传推广平台,提交 “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总结报告1份,发表党建相关论文3-5篇,举办高校“双带头人”工作室的工作经验交流会,打造精品工作室。

工作保障:

(一)政策保障:

1、保障“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参与本单位重要事项讨论决策,在本系教职工职称、职务晋升、评奖评优中享有重要发言权。

2、学校党委成员及院党委书记不定期指导、帮助、督查“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

3、在年底工作来考核中,保障“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享受工作量减免、津贴补贴待遇。

4、保障“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每年参加学校各级党务培训和人才培训。

5、保障“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经历作为学校选拔任用院(系)级党政干部的重要条件,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

6、对于获批的工作室负责人及主要成员,优先推荐申报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研究,并在职务(职称)晋升中优先推荐。

(二)条件保证:

1学校提供“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配套经费,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场地,支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配套经费比例不低于1:1,同时学院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对于获批的支部,学校给予一定的党建经费支持,用于开展主体实践活动。

2搭建“双带头人”工作室研究平台、实践平台、宣传平台,加强培育工作、研究成果和典型经验在校内外的示范推广运用。举办“双带头人”工作室成果展,在学校范围内加强成果宣传,录制工作室建设视频,在校内外形成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