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简介:
石油工程系党支部现有党员34名,均为正式党员。人数少起点高,近3年曾获评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1次,支部党员获得校、院两级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3人次。支部书记谢丛姣、副书记杨峰、组织委员于晓聪、宣传委员骆杨、纪检委员张琪。承担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建设任务,该学科为“双一流”带动学科及湖北省重点学科。
建设计划:
总体思路: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和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心任务,发挥党员骨干作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助力石油工程系发展。
建设目标:打造党建强业务强的“双强”党支部,培育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强化石油工程系事业发展的堡垒作用。打造学校标杆教师党支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工作目标和举措:
(1)聚焦党建主责主业,组织建设严起来。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依托,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学期组织1-2次领导专家讲党(团)课活动。每年组织一次红色教育基地考察,组织党员教师及非党员教师到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革命老区参观学习,探寻革命之路,接受红色教育。坚持将纪律挺在前面,加强《党章》《准则》《条例》的学习,完善《支部考勤制度》,《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制度》,《党费收缴及使用细则》等规章制度,开好民主生活会,扎实开展党性分析与民主评议。营造人人守纪律,个个讲规矩的良好氛围。
(2)突出支部政治建设,思想理论学起来。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工作重点,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全体党员和教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认真宣传执行学校和学院党委的决议,突出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党员言行。积极参与系重大事项讨论决策,把好政治关。
(3)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思政工作实起来。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工作”精神,落实“地大思政50条”,以教师“红七条”为底线,以“四有好教师”为标杆,弘扬三老四严“铁人”精神,结合校训精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选派优秀党员教师担任班主任、学务指导教师,明确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职责,注重发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以“两访两创”“结对领航”“师生面对面谈心工程”“青年学者话成长”等主题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思想引领。
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与学生党支部交流合作,坚持服务学生卓越成才,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和育人作用,邀请优秀青年学者分享个人成长发展经历,增强学生专业自信,树立成长成才榜样。加强对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做好学生科研活动立项、研究过程、结题、科研成果报告的指导。积极参与“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的学术指导工作。指导学生科普团队进行科普创作。积极参与地球科学夏令营、高校科学营等相关工作。
(4)凝聚师生蓬勃力量,事业发展跑起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党管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全国地学领域高校、科研院所及生产单位广聚青年人才,围绕资源能源领域的科学前沿及热点问题开展学术交流,推动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组织教师代表前往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开展交流访问,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支部书记带领支委和全体党员,团结全体师生员工,以追求学术卓越为先导,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保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推动石油工程系事业快速发展。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将伴随石油工程系的发展,伴随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博士点学科建设的工作。围绕资源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和学位授权点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开展工作。广泛参加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实验室的建设,突出学科特色。
(5)提升履职尽责能力,班子建设强起来。坚持双向提升,将优秀党员教师培养成学术带头人,实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着力健全和配强支部班子,完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长效培养机制,注重配备熟悉和热爱党务工作的青年党员学术骨干担任支部副书记或委员。强化班子政治、业务学习,加强教育引导、搭建锻炼平台、拓宽发展空间。支部书记以身作则当好“领头雁”,指导支委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增强班子凝聚力,提升支部战斗力。
预期成果:
2018-2019年
搭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平台,完善制度体系和工作办法
(1)抓好党建主责主业,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激励保障机制,有效调动和激励支部成员参与党建的积极性。
(2)邀请校内外专家讲党(团)课,提升支部成员政治素养。
(3)创立1项品牌活动。完善与本科生支部1+1共发展的工作方式,协同提质,与学生党员共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
2019-2020年
建立党支部微党课案例库,构建双带头人工作室宣传平台
(1)建设微党课案例库,建成时事政治、新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风廉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微党课案例库。
(2)依托学院青年教师联合会平台,举办课程思政比赛。结合石油专业课程,如石油经济纷争、工程伦理、提高采收率与环境保护、CPEDC大赛与就业等案例,形成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汇编。
2020-2021年
成果总结,发表相关的工作论文,在校内外交流宣传
(1)进行工作梳理,形成相关总结报告和材料汇编。在“对标争先”中,做到“七个有力”。
(2)注重成果总结推广。积极开展校内外经验交流、案例展示,扩大成果覆盖面,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带动效应。
工作保障:
【学校层面提供的保障措施】
学校先后制定了《关于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 进一步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通知》。
(1)文件中对推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全覆盖、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关心并支持教师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加强 “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2)文件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有关待遇及经费予以明确。教师党支部书记享受系主任同等减免教学工作量待遇,同时兼任三级单位行政副职,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要事项,学校还按照教师党员每人每年不少于100元的经费预算支持教师党支部建设,同时,学校收取的党费,40%下拨给各学院党委,并要求各学院党委按照上缴党费的25%下拨给党支部,用于开展党的活动。
(3)根据教育部关于“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标准,遴选一定数量基础较好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作为校级工作室进行重点培育,并制定详细的实施办法,加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的经费支持以及管理、考核。
【学院层面提供的保障措施】
(1)资源学院党委将制定相关政策,从人、财、物、场地及政策多方面给予保障。包括对“双带头人”工作给予充分认定,从工作量认定或津贴补助方面给予落实,提供“双带头人”工作室必须的经费与场地,对工作室成员发表的论文给与版面费支持等。
(2)学院党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鼓励“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参加学校各级党务培训和人才培训,并向学校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将“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经历作为学校选拔任用院(系)级党政干部的重要条件,在职称评定、聘期考核方面作为重要参考。
(3)资源学院党委将加强“双带头人”工作室的培育工作,协助石油工程系党支部搭建工作室研究平台、实践平台和宣传平台,积极宣传推广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