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简介:
工业工程教师党支部现有中共正式党员12人,杨育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陈友玲同志担任副书记,尹小庆同志担任组织委员,周佳同志担任宣传委员,段鹰同志担任纪检委员。12名党员中,博士1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教授3人,副教授8人,博士后1人;30至39岁2人,40至49岁9人,50以上1人。近年来,有5名党员同志(王旭任学校党委副书记;易树平任学校出版社社长;廖雯竹、温沛涵、雷琦分别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的组织关系先后转出工业工程教师党支部,成为学校其他党组织的领导干部。
建设计划:
(一)总体思路
教师党支部作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高校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双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党建,只有一流的党建才能保障双一流大学建设。工作室将围绕五大任务,创新工作方法、创建平台载体、创立典型示范,有效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努力提高党务工作能力,抓好党建主责主业。
认真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做好在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做好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党费收缴、党员激励关爱帮扶和党纪处分、组织处置等工作,结合组织行为学理论研究党支部建设中的难点问题。
2.不断创新思政工作方法,强化支部政治功能。
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工作重点,研究“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方法,积极探索支部政治建设方式、政治学习形式、凝练政治把关等方面的经验举措。
3.创建支部工作平台载体,提升思政工作质量。
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独特优势,增强思政工作针对性,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要求,着力做好教师思政工作,引领学校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4.着力抓好支部班子建设,书记当好支部“领头雁”。
强化支部班子政治和业务学习,加强教育引导、搭建锻炼平台、拓宽发展空间。支部书记以身作则当好“领头雁”,指导支委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增强班子凝聚力,提升支部战斗力。
5.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学校事业发展。
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有机融合,把政治素质好的骨干教师发展为党员,把专业基础好的党员教师培养为教学科研骨干,做好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工作,实现支部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
(二)建设目标
通过三年建设,最终使工业工程系教师党支部真正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为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为学校培养更多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优秀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三)年度目标及工作措施
1.第1年度目标及工作措施
(1)年度目标
把工业工程系教师党支部建成党员之家、全系教师的精神家园。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努力使工业工程系教师党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和团结群众的核心,把党支部建成党员之家、教师的精神家园。
(2)工作措施
一是以理想信念铸魂。党支部将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专题培训和实践教学等方式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教师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二是以政治建设明心。党支部将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增强全体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全面加强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五大建设,并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三是以科学理论强脑。党支部将全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观点,使工业工程系的全体教师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2.第2年度目标及工作措施
(1)年度目标
融入学校中心工作,打造重庆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斗堡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按照“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工业工程系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引导全体教师更加自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领青年教师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自身的青春梦想,成为教师实现个人职业梦想和重庆大学双一流建设组织要求的纽带,引导全体教师在为实现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2)工作措施
一是着力促进学校中心工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党建,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决策部署和学校中心工作任务,重大决策实行党内先讨论、重大政策党员先知情,教育引导全体教师党员在日常教学科研生活中亮出党员身份、立起先进标尺、树立先锋形象,带头攻坚克难,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践行者,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是助力教师个人成长发展。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任务,认真研究系内教师成长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机遇,通过谈心谈话、协同合作等方式,坚定系内教师追求职业梦想的信心,引导他们将个人的职业追求和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协调统一,从源头上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三是破解现实工作具体难点。研究支部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加强政治把关的具体途径和办法,团结凝聚教师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教育教学,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等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关心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及时回应教师重大关切,防止各类错误思想文化侵蚀,特别是防范教师在国外留学访问过程中受到不良思想影响。建立健全预警机制,真正使党支部的工作融入学校中心工作。
3.第3年度目标及工作措施
(1)年度目标
培养“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把党员培养成教学科研骨干。党支部将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全面推进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努力把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教学科研骨干。
(2)工作举措
一是着力培养“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标杆。杨育同志现为工业工程系主任,是管理科学、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三个学科和专业的负责人,学术成绩显著。在三年工作室建设中,力争将杨育同志培养成为学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标杆。
二是切实做好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党支部将设计系统培养机制,建立引导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拔尖领军人物和海外留学归国教师向党组织靠拢的机制体制;努力探索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工作机制。
三是提升支部党员作为学生支部书记的胜任力。党支部2018年先后选拔了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3名青年教师党员担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将教师党支部的影响力辐射到研究生党支部。在此阶段,将开展专题培训交流,着力提升青年教师党支部书记的胜任力。
四是建立教师党员“向双培养”工作体制机制。党支部将联动其他支部有计划、有方法、有保障地选择培养1至2名青年党员成为学术骨干,使其冲击工业工程学科国际顶尖研究高地,达到工业工程学科国际一流水平。
预期成果:
(一)第1年度预期成果
1.形成支部建设的制度体系、机制办法(1套);
2.形成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的关键问题”方面的研究论文(1篇);
3.创建“支部、课堂、社团多位一体”的“立德树人工作方法” (1套)。
(二)第2年度预期成果
1.形成关于“凝心聚力建人类工效学高地,展共产党员先锋模范风采”的教师党支部工作典型案例(1个);
2.形成“高校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的内涵、工作机理及实现途径”方面的研究报告(1份);
3.建成“红岩先锋”微信公众号(1个)。
(三)第3年度预期成果
1.形成关于“打造坚实战斗堡垒,夺取物联网生态经济国际研究高地”的教师党支部工作典型案例(1个);
2.形成“打造党支部战斗堡垒促进‘双一流’学科跨越式发展”研究论文(1篇);
3.形成“建设精神家园,打造高校教师卓越成才的动力之源”研究论文(1篇)。
工作保障:
(一)学校党委层面
1.以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依托,以三年为周期,提供2万元专项经费支持;
2.搭建校内教师党支部工作交流平台,定期开展教师党支部建设经验交流和工作研究;
3.提供校外学习培训机会,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能力和业务工作水平双向提升;
4.完善学校党政干部选拔办法,保障“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经历作为学校选拔任用学校党政干部的重要条件;
5.完善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保障“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经历作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重要参考;
6.搭建“双带头人”工作室宣传平台,加强培育工作、研究成果和典型经验在校内外的示范推广。
(二)院(系)党组织层面
1.保障“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参与本单位重要事项的讨论决策;
2.保障“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享受工作量核算、津贴补贴待遇;
3.支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每年参加学校各级党务培训和人才培训;
4.按学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经费标准,学院层面按1:1进行经费配套;
5.学院党委书记作为支部书记工作室顾问,并另外指定专人负责与工作室的日常联络工作,支持、指导工作室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