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标杆院系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 >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在教育部四次学科评估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分别排名第3(高校排名第2)、第2、第2和A,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院党委现有教师党员121人,学生党员708人,下设5个教师党支部,49个学生党支部。

建设计划:

(一)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五个到位为目标指引,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着力以一流党建保障学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学院党委的政治引领、思想凝聚和组织保障的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创新体制机制,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着力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在服务保障中心工作方面,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传承和弘扬“求实鼎新”的校训精神和“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团结带领全院师生、立足“特色化精品化国际化”的办学目标,努力材料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材料学科,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建设方案

    一是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保证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健全完善院(系)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强,议事决策水平高,院(系)班子成员工作职责明晰,集体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顺畅,在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明晰会议定位、决策内容和有关事项的决策次序,进一步发挥二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在干部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坚持完善系(教研室)的系(室)务会制度,明确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党支部书记作为参会人员,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讨论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

    二是建立院、系两级党组织“首位”制度,落实政治把关作用到位。推行党委、党支部“首谈”制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教师引进上严格落实院、系两级党组织首先谈话制度;在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重大问题上,党委和党支部做好“首把关”制度;在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党委做好“首发言”制度。加强对院(系)学术组织、研究机构、学生社团等的引导,落实“一会一报”和“一事一报”制度,管好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三是推动“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督促基层组织建设到位。对师生党支部工作指导推动到位,基层组织设置合理、按期换届。党内集中学习教育、经常性教育有序推进,党内组织生活经常、认真、严肃。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扎实有力,党务公开、党纪处分、组织处置等制度执行到位。师生党支部书记选优配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全面覆盖。在高层次领军人才、优秀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工作成效明显。专职组织员配齐配强。

    四是打造“鼎新材苑”工程,大力推动改革发展到位。围绕“一流学科” 建设,全局谋划推进、保障落实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教学等重大改革、重要事项、重点安排,大力打造“鼎新材苑”工程,切实从国家发展的大背景、学校改革的大格局下科学谋划学院发展的蓝图,各教工党支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材料学科专业优势服务建设于国家重大需求,以学科建设推动社会进步,以人才培养建设国家发展,带领全院师生为建设国际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学院目标而奋斗。

    五是实施“材苑青椒”领航计划,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到位。进一步打造“材苑青椒”领航工作站,使之成为吸引青年教师团结在党的旗帜下的精神家园,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深入开展,成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强的又一党建标杆品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有效发挥党员教师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师德师风、学术道德、教风学风建设成效显著。

(三)年度工作目标、计划及举措

1. 第一年度2018.9-2019.8(创建达标阶段)

    此阶段着重围绕破除“中梗阻”现象,围绕实施“固本强基计划”和质量攻坚行动,结合院、系实际,创新方式方法、着力落地见效,抓好党建重点任务落实,

    (1)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定在学院各级党组织得到有效宣传贯彻执行;健全《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和《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完善制度推进与实施。院(系)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有关干部任用、党员队伍建设等工作,由党组织会议研究决定。对重大事项的把关作用充分发挥,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党组织先研究再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决定,确保“固本强基工程”的有效实施。

    (2)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好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实现宣传主阵地的正向引导地位。持续创新推进学院党委书记给师生讲党课、穿越时空的对话主题研讨会、“求是朗读者”学生微学习时刻、“我学 我讲 我践行”社区学生宣讲团等特色活动,学院网站、官方微信平台多维度报道,引导学院师生广泛参与,党内集中学习教育、经常性教育有序推进,不断增强干部师生的“四个意识”“四个自信”,稳步提升基层党建质量。

    (3)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健全,定期召开学习课程、研讨会议,形成“学习监督实践再学习”的理论建设闭环。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理论学习、红色实践,全年集中学习不少于4次,通过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培训、研讨等形式,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重大问题上把好政治关,程序规范、责任明晰、成效突出。严格执行“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建立《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会议审批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大事件记录台账》,加强《中国材料名师讲坛》、《材料青年科学家论坛》、海外青年学者论坛等哲学社会科学类报告会、学术研讨会的审批把关、指导管理,建立健全院、系两级党组织的“首位”制度。

    (4)对师生党支部工作指导推动到位,基层组织设置合理、按期换届;配齐配强专职组织员。各师生党支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通过专家讲座、基层调研、集体研讨、交流学习、产学研合作等形式,更新观念、学以致用,做到思路有创新、发展有举措、改善有突破、建设有成效。教师党支部积极团结凝聚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入党,进一步壮大与发展学院青年教师团工委的党员力量,积极实现“材苑青椒”领航计划。

    (5)做好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工作,团结凝聚、引领带动师生积极投身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取得优异成绩。学院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工作要求与责任,建立学院发展建设全局观,从学院历史与传承、学科建设与创新、师资队伍优质发展、学生质量提升等多维度着手,积极稳固提升学院、学科在国内同业中的领先地位。

2. 第二年度2019.9-2020.8(巩固验收阶段)

    着重推进任务开展,巩固建设成果,提升示范成效。

    (1)党的保证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坚持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强,议事决策水平高。充分发挥学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通过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等形式及时传达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决议。各关口负责人要结合自己分管工作、实际责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握师生思想动态,了解和掌握师生对学院、学校各项决议的想法及意见,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工作中敏感和热点问题,从源头上保障各项决议的完善与落实。

    (2)在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国家级精品课程《材料类专业导论》等优质课程中融合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元素,结合院(系)专业设置,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引导教师在课堂专业知识讲授中结合思政教育,以学科、学院大师柯俊、肖纪美、章守华等的事迹讲述为蓝本,以“两弹一星”、“东方红一号”壳体材料、高温合金梯队等学科围绕国家需求建设的典型案例为补充,以余永宁、强文江、董建新等一批卓越教师自身求学经历、科研道路、报国情怀为依托,统筹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加强师德师风、教风学风建设。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创新形式、深入开展,加强网络阵地管理,做强正面思想舆论,做好舆论引导、舆情应对工作,发挥阵地正向引领作用;选树优秀典型,利用学院网站、“北科大材子风华”学院官方微信平台、“北科材料 一路有你”学院教师微信交流学习群等多种途径及时宣传报道党建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典型,形成“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宣传氛围。

    (4)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执行严格,以专家讲座、集体研讨、红色实践、撰写心得等形式,提高学院党员理论学习水平,巩固群众路线学习教育、三严三实教育的各项成果,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在统揽学院发展全局、学科建设、教务教学、学生质量等方面的能力,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扎实有力。

    (5)谋划推进、保障落实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管理等重大改革、重要事项、重点安排坚强有力。实现“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全面覆盖履行,培育“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责任,在材料学系等四个教师党支部中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一年严格选配,由系所教授担任党支部书记,严肃纪律、稳固基础;第二年强化地位,引导党支部书记强化教师党支部主体作用,聚焦加强政治引领,规范党的组织生活;第三年双向提升,团结凝聚师生,支持院校中心工作建设发展,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预期成果:

2018-2019年度:

预期成效:

1.学院党委集体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运行规范高效。

2.学院党委和党支部两级党组织的把关机制不断健全,成效初步显现。

3.基层党组织活动进一步规范,质量有效提升。

4.青年教师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的意识明显增强。

预期成果:

1.修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会议事规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系务会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

2.修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组c织把好政治关、师德关的实施方案》,制定把关的具体工作实操方案和工作流程图。

3.细化对基层党组织的监督和指导,制定《材料科学院工程学院党支部工作评估标准》和年度工作评估方案。

4.通过“材苑青椒”领航计划,实现部分青年教师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并进入入党考察期。

预期推广成绩:

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相关制度成果向北京科技大学其他学院党委推广。

2.在《材料科学院工程学院党支部工作评估标准》的基础上,分类制定《北京科技大学党支部工作评估标准》教师版和学生版。

2019-2020年度:

预期成效:

1.学院党委领导和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完善。

2.学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和广大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在推动促进院(系)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3.在学院党委带领下,“一流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在高层次人才、中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出成果。

预期成果:

1.总结学院党委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经验,立足学科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操作的学院党委工作模式,编写党组织工作文件汇编和党支部工作案例。

2.结合学院特点,形成教师思想政治引领和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和操作模式。发展1-2名高层次人才和多名青年教师入党。

3.制定学院先锋模范标杆支部和先锋模范党员的评选标准。

预期推广成绩:

1.学院党委工作的整体提升,形成北京科技大学院(系)党组织标杆模范、基层党支部优秀经验,形成可推广示范、形成辐射的带动效应。

2.实现学院教育教学的“三高”,即师资队伍水平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评价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