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标杆院系 >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 >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简介:

能源学院党委成立于2005年6月,下设14个党支部,其中有6个教工党支部,共有党员201名,其中教工党员78名,学院党委始终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引领学院事业发展高质量,围绕中心抓党建,凝聚共识促发展。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教学团队,拥有9个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平台、5支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矿业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等级为“B”类,近五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50余项,2019年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在新时代实现了新发展。

建设计划:

总体思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质量攻坚为动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推动事业发展为落脚点,充分发挥学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全体党员“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学院事业发展呈现新气象,实现党建质量全面创优全面提升

建设目标:以能源学院1234”党建工作体系为统领,通过“强基培优工程”和“模范讲优工程”建设,完成学院党建工作“四个一”:

完善一套学院党建机制,对照新时代党建新要求,完善规范细化学院现有党建运行机制,使其更为全面、系统、成熟、有效。

拓展一个思政教育品牌,将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内容融入学院思想建设创新实践品牌(“四微一体”引领工程),拓展品牌内涵,在学院基层党支部深入实践,总结经验并推广应用。

打造一方虚实活动阵地,运用“互联网+党建”的线上和现实空间的线下双线并轨的方式打造一间高活跃度的党员活动室,开辟党员交流学习的阵地、培优讲优的讲坛、思想碰撞的园地,为进一步促进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同频共振、有机融合搭建平台。

凝炼一批党建理论成果,在积极进行党建实践的同时,学院设立基金资助党建理论创新项目的研究,对党建理论的探索进行孵化性支持,并将成果发表或出版。

预期成果:

制度成果方面:完善一套学院党建机制,对照新时代党建新要求,完善规范细化学院现有党建运行机制,使其更为全面、系统、成熟、有效。

实践成果方面:拓展一个思政教育品牌,将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内容融入学院思想建设创新实践品牌(“四微一体”引领工程),拓展品牌内涵,在学院基层党支部深入实践,总结经验并推广应用。

理论成果方面:学院设立基金资助党建理论创新项目的研究;申请省级以上党建类科研或者教改项目1-2项,在中文核心以上刊物上发表党建文章1-2篇。

工作保障:

1.配套政策

建立健全党员培养教育、作用发挥、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机制,将制度建设融入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建立党支部书记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制度,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加入学校教代会执委会、学术委员会等组织,通过列席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学术委员会等,发挥其在本单位教职工职称评审、干部选任、表彰奖励、学习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建立学院领导班子和党委委员联系教师党支部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帮助解决问题。建立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社团、班级等结对联系制度,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示范带动作用。

2.资源投入与软硬件设施

建立完善信息库,把党员教师的履职情况和工作实绩,作为职称评聘、职级晋升、选拔任用、表彰奖励、进修研修等重要参考内容,教师党支部书记任职经历,作为学校选拔处级党政干部的重要条件;继续完善党建工作室设施,建立党建阵地、工作经费等专项保障制度,在工作量计算、绩效考核、发放岗位津贴等方面保证教师党支部书记及支委会成员的工作待遇;提供标杆院系建设配套经费,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场地支持,支持党员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搭建学院党建工作研究平台、实践平台、宣传平台,加强培育工作、研究成果和典型经验在校内外的示范推广运用。

3.经费支持与条件保障

党建各阶段建设过程中办公场地、学习基地、组织宣传等工作条件,由党建经费提供全面支持,如上级拨款建设费用不足,由学校或学院党建经费进行补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