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标杆院系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党委 >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简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是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财政部重点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的学科点,成立于1999年,其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中原大学财经学院和1952-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中南地区六省二市主要院校会计学师资组建而成的会计系。自1979年,时湖北财经学院恢复组建会计系,设立会计系党总支以来(1999年设立党委),学院坚持党建引领,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和党员引领作用。

建设计划:

    一、总体思路

    结合会计学院党委现有基础和总体规划,以“五个到位”建设为基本思路,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二、建设目标

    通过两年“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的培育创建工作,牢牢把握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以“五个到位”建设为目标,整合各方资源,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形成一套可供推广的院系党建工作方案,为加快学校和学院的“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建设方案及具体举措

    为实现总体规划,会计学院党委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将“五个到位”建设的总体目标,落实到学院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每位党员的具体工作之中。

    (一)做好顶层设计,扩大反馈渠道,做到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

    通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确保创建工作层层推进,落实到位;通过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审议,制定和完善学院党建工作相关制度,做好顶层设计;推动党务院务信息化建设,加强制度公开和执行力度,扩大意见反馈渠道,推动制定符合新时代的新型院系党建制度。

    (二)落实工作责任,管好宣传阵地,做到政治把关作用到位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修订《会计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施细则》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意识形态风险点清单》,进一步明确分管领导对所管辖工作口径的意识形态工作负主要责任,各口径工作人员负直接责任,管好各自的宣传思想阵地。

    完善《会计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坚持学院领导班子和教学、思政管理人员多方覆盖的巡课听课制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强调课堂管理的意识形态性,筑牢教师的思想防线。

建强师生党员新媒体建设队伍,完善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党委管理运营的新媒体平台,传达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和会计学院的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进程,加强对学院师生的教育引导。

    (三)深入思想教育,建设师德师风,做到思想政治工作到位。

    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创新培养机制等多种途径,着力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日常管理。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选树师德师风典型,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会计学科专业教育中去,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生课业学业、社会实践、校园生活的日常点滴,扫除育人“盲区”。

    (四)加强支部指导,建设强劲队伍,做到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

    学院党委加强对党支部的联系与指导,对标“七个有力”,完善《会计学院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考评细则》;以党支部、办公室为单位建立党建工作团队,探索会计学科、学生工作等与党建工作的结合点,形成可供推广的“课程+党建”、“学生工作+党建”等模式,推动党建工作形成特色品牌,打造出一支思想素质过硬、能力强劲的党建工作队伍。

    (五)发挥学院优势,打造优质品牌,推动改革发展到位。

    学院党建工作要发挥学院学科优势,大力推动申办第16届世界会计史大会、建设会计史文博馆等学科建设工程,建立会计史国际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平台,打造新型党建育人品牌和平台。

“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进一步深入党建工作与院外、校外先进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优化与兄弟院系共建主题党日活动模式,开展有影响力的党建活动。

    四、进度安排

    分四个阶段开展“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工作。

    第一阶段为成立专班和细化举措,时间为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本阶段重点工作为通过成立“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打开局面,建立与完善学院党委建设的体制机制。

    第二阶段为落地措施和中期检查,时间为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本阶段重点工作为全面落地学院党委“五个到位”的组合举措,总结阶段性经验并接受中期检查。

    第三阶段为调研考察和调整优化,时间为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本阶段重点工作是结合中期考核意见,及时整改问题,收集建议,全方位、多角度地调整、优化学院党委建设体制机制,提升示范成效。

    第四阶段为总结经验和提炼成果,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0年8月(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本阶段重点工作为总结经验教训,固化有效措施,提炼标准化成果,最终形成一套切实做到“五个到位”的、可供推广的院系党建工作方案。

预期成果:

    会计学院党委将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充分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聚全院之力,严格做到“五个到位”,所属基层党支部普遍做到“七个有力”。在全力以赴打造 “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过程中,预期取得以下“五个一”建设成果:

    1.打造一套党建标杆院系工作方法——在体制机制、经验举措、方法办法上形成一套成熟有效、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通过进一步加强党组织政治核心地位、推动党务公开,健全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党支部的指导,总结优秀基层党建工作法和典型案例,学院预期将创建一套引导有力、执行性强、可推广的党建标杆院系工作方法。

    2.打造一个党建标杆院系思政品牌——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和新型育人载体方面,形成属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的思政与育人特色。通过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依托会计史文博馆建设和“三全育人”工作基础,把会计学院学科优势和学科特点与思政建设紧密结合,创建会计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和新型育人载体。

    3.打造一个党建标杆院系新媒体平台——在宣传平台和网络阵地建设方面,形成高质高效运作、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建强新媒体运行团队,高质高效运作一个新媒体阵地,做强正面思想舆论引导,做好舆论管理,助力学院党建工作有效开展。

    4.打造一个党建标杆院系示范点建设微视频——在经验推广示范、辐射带动成效方面,利用微视频的生动优势,形成规模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成立视频纪实小组,对培育创建工作进行跟踪拍摄。从思路的迸发、创建思路的调整、创建进程、阶段性成果等方面构建一个示范点建设微视频,扩大试点工作影响力。

    5.打造一本党建标杆院系示范点建设成果资料汇编——在高水平研究论文和专著、优秀基层党建工作法、典型案例等成果展示方面,形成示范点建设成果资料汇编进行集中展示。对创建过程中的思考和实践进行有意识的总结,发表一批高水平研究论文、专著;鼓励和组织优秀基层党支部总结党建工作法,培育典型案例。将高水平研究论文和专著、优秀基层党建工作法、典型案例等成果进行集中展示。

工作保障:

    一、人员配备

    学院成立培育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确保培育创建工作层层推进,落实到位。

    领导人员配备:学院党委委员将全员组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统筹指导培育创建工作开展。

    工作专班配备:将由学院组织员;党政办、学办、研办、会硕中心全体成员;各教工党支部书记、委员,组成约40人的工作专班,发挥好统筹、谋划、协调、实施、督办的作用。

    工作人员配备:学院全体教职工128人,教工党员88人,学生党员约500-600人,可确保培育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二、硬件设施

    (一)学院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针对性完善培育创建工作的硬件要求。

    一方面,学院已设有专门的党员活动室,供党员同志们开展活动、组织研讨。

    另一方面,学院将开辟专门场地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工作的根据地和活动室,为开展培育创建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多媒体设备和办公用品。

    (二)学院将继续完善和维护已有的硬件设施,确保培育创建工作有序进行。

    学院现有多功能会议室5个,其中最大会议室可容纳150人左右,可基本满足培育创建活动的场地需求。

    学院拥有审计仿真实验室、会计与ERP实验室、财务分析实验室、审计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拥有丰富的图书馆藏和专业数据库资源,可基本满足培育创建工作开展高水平研究和实验的要求。

    作为育人创新载体的中国会计史文博馆,将成为海内外第一家珍藏与展示会计历史文献、名文名著与珍贵文物的研究性博览馆。目前,文博馆正在稳步建设中,预计2018年底前可完成一期建设,可为党建育人提供创新平台,成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工作的亮点和品牌。

    三、经费支持

    为确保“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工作顺畅进行,我院将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同时积极申请国家项目并寻求社会资金支持。经费将主要用于活动开展、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和考核奖励等工作。

    在启动“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工作具体项目时,学院将以“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为原则,向学校或上级管理部门申请专项资金,严格管理、合理使用建设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