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简介:
中国药科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药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药学院作为学校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主要从事与化学药物研究、开发和应用有关的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药学院党委认真学习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方向、做决策、抓落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建设计划:
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建设周期为两年,总体建设方案是以“四梁八柱打基础、扎根铸魂提精神、攻坚克难激活力、凝心聚力促发展”思路,通过“6+6”模式,即“六大工程”加“六化标准”,强力打造“标杆党委”。第一年通过夯实党建基础,质量提升,推进“政治引领工程、强基固本工程、凝心聚力工程”,加强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第二年通创新工作模式,攻坚克难,推进“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引领工程、效能提升工程”,完成党建工作的科学化、特色化、智能化。
一、各年度工作情况
第一年:2018.9-2019.9
(一)政治引领工程
保证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充分发挥保证监督、思想引领的作用。
1、强化制度引领。修订完善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决策规则,使边界清晰,运行顺畅,执行到位。对于干部任用、党员队伍建设等,由院党委会研究决定,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党委会先研究再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党政统筹谋划学院发展,全面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科学决策,明确分工。
2、明确责任传导。明确党建三大主体责任,建立责任传导体系,认真制定学院党建工作计划,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清单》,厘清“责任田”,建立“防火墙”,签字背书。
3、把控思想状况。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贯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学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制度》、《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办法》等。
(二)强基固本工程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明确党的宗旨、强化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1、全面推行标准党支部建设。规范基层支部年度党建工作、发展党员工作、党员教育培训、党风廉政建设“四个计划”;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流动党员“四个名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廉政教育“四个记录”,党员缴费、党组织活动、模范事迹、影像视频“四个档案”。让基层党支部干有标准,评有依据,检有标尺。实现基层党建由“形式”回归“实质”,“虚化”回归“本原”,把“软指标”变成“硬任务”。
2、积极优化支部设置。按照“方便、管用”的原则,探索在PI团队、项目组、学生宿舍、学生社团建立支部。进一步细化党员发展,力争在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
3、全面落实“双带头人”制度。积极落实“双带头人”制度,选拔系主任、系副主任担任支部书记,促进支部书记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融合,同时,建立提醒督促机制,严格按照程序选取党支部委员会和书记、副书记。在已经完成支部双带头人的基础上,实现各系主任和支部书记的交叉任职,便于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
5、做好示范引领。重视挖掘师生身边典型,设立教学示范岗、科研示范岗、示范宿舍、示范班级,力图挖掘旗帜党员、旗帜支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6、进一步完善支部、支部书记、党员责任清单,同时积极探索“看、说、做”三维量化考核办法,真正达到“看起来像党员,说起来像党员,做起来更像党员”。
6、配备1到2名专职组织员。
(三)凝心聚力工程
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多途径,多平台,凝聚人心,将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有机融入到师生教学科研、学生学习生活之中。
1、落实院中心组学习制度、全体师生政治学习制度;书记、院长每学期给师生讲党课1次,通过加强思想引领,解决“总开关”问题。
2、每年一次,开展全院师生思想状况调研,及时了解师生思想动态,对师生进行分类指导、个性化服务帮扶,重点加强海归教师、中青年教师的教育、特殊类型学生帮扶。
3.开展先进文化、学术文化、红色文化为主导的品牌创建活动。如主办全球药学院院长论坛、各学科全国学术交流论坛、青年科学家论坛、百家讲堂、吾爱吾师“研究生版”、红烛工程等。
4、依靠工会、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开展各项工作,为师生成长树魂、立根、打底色,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发展,搭建师生成长“快车道”;用真心感召师生,用热心服务师生,用公心取信师生,构建民主和谐“大家庭”。
5.加强与党外人士沟通,以大走访、大落实为契机,求同存异,增进共识,奏响学院发展“大合唱”,以共同的事业和目标凝聚人心。
第二年:2019.9-2020.9
(一)素质提升工程
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监督党员履行义务、遵规守纪及时到位,扎实推进队伍素质提升。
1、通过讲座、研讨等活动形式,不断提高班子成员在把关定向、贯彻落实、团结协调、谋划决策、知人善任、开拓创新、应急处突等方面的能力。
2、充分发挥院分党校的作用,每学期1到2次,进行系主任、支部书记、辅导员、工会骨干以及学生会、团委、社团、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全体师生的教育培训. 提高在政治传播意识、形象塑造、沟通技巧、演讲辩论、新媒体使用等方面的能力。
3、制定《药学院教师行为规范》;坚持双周集体政治和业务学习活动,使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将师德师风和思政表现与考核和岗位聘任及晋升挂钩,一票否决。
4、针对不同学科类型、岗位类型和人才成长阶段,多元评价,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同行专家评议制度,逐步建立“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突出水平和贡献,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推动科研创新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引导教师回归教学、潜心前沿领域研究。
5.建立“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框架,包括本科生及研究生。据此调整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体系,再进行授课方式、训练方式、考试方式的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各类课堂的协同培养。
(二)创新引领工程
创新活动载体,提炼活动内涵,以创新激发活力,精心打造党建品牌活动。
1、制度创新
建立党员承诺制度。教育引导师生党员在日常教学科研生活中亮出党员身份、立起先进标尺、树立先锋形象。
建立支部共建互动制度。通过加强学习交流,互相监督和服务,促进共同发展。
建立党建论坛制度、党建项目化制度。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论坛或项目的形式,共同探讨党建问题,探索党建工作新方式新方法。
推进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坚持每月1次“党员固定活动日”,以“三会一课”为抓手,开展收缴党费、业务学习、组织生活、义务劳动等活动。全程纪实,建账留痕,并列入支部书记述职事项,使“老传统”焕发“新生命”。
2、载体创新
落实党员谈心室、党员活动教室。建立专门的教室用于党员谈心谈话、党员活动,温馨的环境定能给党员营造更好的氛围。
建设微平台药学院官方订阅号、党团E家等,主动对接社会热点,唱响主旋律,传播好声音;开设“微党课”,从“漫灌”到“滴灌”,让“人人讲党课,时时受教育”成为学院风尚;制作“微视频”,探索将沙画、手绘、动漫等与党建结合,增强吸引力和时代感。
重点培育“智慧党建系统”。智慧党建平台是集成党支部建设、党员管理、三会一课、党员积分,党费收缴等多功能,能有效实现精细化、动态化、即时化管理,让基层党建有“计划表”、“流程图”和“明白账”。
3、手段创新
开展党员生日提醒、党员宿舍挂牌、党员学习竞赛等,让党员身份亮出来、关键时刻站出来。
开展党建驿站活动,建立党员一帮一,建立党员110,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
开展“党员魅力排行榜”活动,通过比拼,激发党员活力,更好的发挥榜样作用。
(三)效能提升工程
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保证工作谋划推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管理等重大改革、重要事项、重点安排有序推进。
1、党政同心,打造班子聚力工程。
院领导班子的团队建设能有效推动院各项事业的发展,要以党政同心建立共同愿景,激发班子成员引领发展的贡献力;要以团队合力构建创新氛围,形成班子成员推动发展的战斗力;要以交流分享强化共同担当,营造班子成员和谐发展的凝聚力。打造班子聚力工程,才能真正形成“和而不同”的和谐氛围。
2、权力制衡,构建新型运行机制。
学院治理结构主要包含党政管理、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三个方面,要建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新型的权力运行机制,变管理为治理,提高办学效率和办学质量。
3、协同耦合,探索党建工作思维导图。
利用思维导图做党建、促发展,培养党员用系统性思维深入分析中心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效融合的方式。成立药学院思政协同中心,一体化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培育课程育人类、科研育人类、实践育人类、文化育人类、网络育人类、心理育人类、管理育人类、服务育人类、资助育人类、组织育人类精品项目,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着力打造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媒体四个课堂。
4、协调保障,形成工作应急预案。
为保证党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拟制定学院各项应急预案,如《药学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药学院网络舆情应急预案》、《药学院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保障学院、学校的和谐稳定。
预期成果:
一、各年度预期工作成效
(一)第一年预期工作成效
1、保证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充分发挥保证监督、思想引领的作用。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明确党的宗旨、强化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3、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多途径,多平台,凝聚人心,将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有机融入到师生教学科研、学生学习生活之中。
(二)第二年预期工作成效
1、监督党员履行义务、遵规守纪及时到位,扎实推进队伍素质提升。
2、创新活动载体,提炼活动内涵,以创新激发活力,精心打造党建品牌活动。
3、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保证工作谋划推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管理等重大改革、重要事项、重点安排有序推进。。
二、各年度预期创建成果
(一)第一年预期成果:
1、形成系列标准化党建制度:药学院党政联席会、党委会及院务会议事决策制度,院务党务公开制度、调查研究制度、联系基层制度、年终述职点评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专题民主生活会等。
2、形成学院意识形态制度、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办法。
3、形成学院党政责任体系。
4、进一步实施落实“对标争先”计划。
5、“双带头人”培养落地,成效显现。
6、智慧党建系统,初见雏形。
(二)第二年预期成果:
1、党建品牌活动影响力大,包括能人党员,党员一帮一、过政治生日、党建驿站、药学红网、党员魅力排行榜、党员110、党员积分银行微党课微视频微平台等。
2、党建各项工作思维导图,促进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
3、完成智慧党建系统,打破传统条件限制,让更多党员参与其中,党组织和党员的各项信息实现互联互通,
4、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机制激励,得出高校“课程思政”可复制可推广路径。
工作保障:
政策保障:学校全面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明确的政策要求和刚性指标,对学院育人工作给予充分政策支持。
人员保障:学院将成立“双创”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学院党委书记总负责,领导班子有分工,系主任、主任助理、教工党支部书记、辅导员、学生支部书记全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依照摸底数、做方案、广发动的思路有序展开,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经费保障:按照师生规模设立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学院经费预算。学生党支部活动经费按照不低于上级党组织规定的标准落实到位。
条件保障:建立党建信息化平台,加强“两微一端”建设,创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学生党建工作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建立多种形式的学生党员教育、实践和服务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