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标杆院系 >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 >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建设目标

党组织简介:

农学院党委现有党员194人,其中教工党员68人,学生党员126人;教工党员中具有高级职称53人,占教工党员77.9%。学院党委设书记1名,副书记2名;专职组织员1名,兼职组织员3名,特邀组织员1名。学院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其中,教工党支部3个,研究生党支部2个,本科生党支部1个。学院获批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007年、2014年两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建设计划:

    一、两年建设周期的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建设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紧紧围绕学校党委工作部署和“对标争先”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党委筹划、支部推动、党员示范”的工作模式;凝聚教工支部与学生支部合力,采取“五促、四导、两助力”的工作举措。深化完善党建工作“五大机制”;着力打造党建“1+1”协同育人平台;确保“五个到位”,实现“七个有力”;推进学院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和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

    建设目标

    按照“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要求,全面对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质量攻坚为动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推动学院发展为落脚点,为加快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学院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凝练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党建工作方法、制度体系和机制体制;搭建一批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载体和阵地;推出一个高质高效运行的新媒体平台;培育一批示范引领的先优典型。在全院形成“组织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机制体制更加科学完善、‘三全育人’氛围更加浓厚、组织制度执行更加到位、改革发展更加深入”的新时代党建工作新局面。

   (三)建设方案

    1.总体目标

    科学构建优化运行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和机制体制;建立品牌化的“党员之家”活动阵地;推出极具影响力的“红色麦浪”新媒体公众平台;打造党建“1+1”协同育人平台;实施“五促、四导、两助力”工作举措,凝练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2.工作计划

    2018年9月-2019年8月党建“双创”工作专题调研;党建体制机制、体系运行实施,阵地、载体建设运行;党建“双创”工作中期评估

    2019年9月-2020年8月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和体系,撰写工作报告,完成创建成果汇编等;验收前各项准备工作。

    3.工作举措

   (1)强化领导和机制运行。成立“双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设计和运行;制定相关政策,推进“创建”工作顺利实施。

   (2)强化制度贯彻执行。建立健全和优化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推进各项工作。

   (3)推动学院改革创新发展。以党建“双创”工作为契机,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和学院改革发展。

    二、2018.9-2019.8年度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工作举措,经费预算

    工作目标

    建立“党员之家”活动阵地;推出“红色麦浪”新媒体公众平台;打造党建“1+1”协同育人平台,即“党建+网络思政引领”(阵地)、“党建+科技创新”(途径)、“党建+学术交流”(氛围)、“党建+社会服务”(载体)四大平台;实施“五促、四导、两助力”工作举措,即“五促”要求以教工支部为主体,“促教学能力提升、促科研项目拓展、促青年教师成长、促学生科技创新、促学院和谐发展”;“四导”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做好“思想引导、情感疏导、学业辅导、就业指导”;“两助力”要求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分别“助力青年教师、助力困难学生”;深入推进“三全育人”体系实施。

    工作计划

    2018年9月—2018年10月,赴国内几所代表性高校开展党建“双创”工作调研。

    2018年11月—2019年7月,体制机制、体系运行实施,阵地、载体建设运行。

    2019年8月—2019年9月,总结实施成果经验,准备党建“双创”工作中期评估。

    工作举措

    1.强化党委政治把关责任

    健全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制度规范;加强网络舆情管理,设置2名舆情报告员;加强对学院学术组织、研究机构、学生社团等引导,管好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2.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力度

    落实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对党员和师生思想政治状况开展大调研,加强师生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党员日常教育培训;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统筹推进“三全育人”模式,加强师德师风、教风学风建设。

    3.强化组织制度贯彻执行

    坚持“党委班子联系党支部、教工党支部联系学生党支部和教工党员联系学生党员”制度;优化党支部设置,建立提醒督促机制;建立健全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党员管理信息化;依托党建“1+1”协同育人平台,充分发挥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建立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机制和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制度;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4.推动改革创新发展

    强化学院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谋划推进、保障落实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管理等重大改革、重要事项、重点安排坚强有力,做好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工作,确保“五促、四导、两助力”有效实施;做好学院统战工作,以党的建设带动群团组织建设,全方位管理重点事项、重点对象、重要节点、重要阵地,健全完善师生安全稳定教育体系、综合防控体系和应急处置体系。

   (四)经费预算

    党建阵地(农学院党员活动之家)建设经费6万元;网络媒体建设、运行费2万元;外出调研学习费1万元;党建学习资料费0.5万元;印刷费0.5万元;年度经费共计10万元。

    三、2019.9-2020.8年度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工作举措,经费预算

    工作目标

    优化和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和体系,高效运作“红色麦浪”新媒体公众平台,凝练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工作计划

    2019年10月—2020年4月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和体系,撰写工作报告,完成创建成果汇编等工作。

    2020年5月—2020年6月验收前各项准备工作。

    工作举措

    1.反馈、提升和巩固

    根据中期评估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措施,巩固建设成果。

    2.量化评估“五促、四导、两助力”工作成效

    制定和完善相关量化考核办法,科学评价“五促、四导、两助力”工作成效。

    3.宣传示范推广

    结合中期评估和巩固验收结果,制定宣传推广实施方案,提升示范成效。

    (四)经费预算

    党建阵地(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建设经费6万元;计算机、打印机等硬件设备购置费2万元;印刷费1万元;课题研究经费1万元;年度经费共计10万元。

    四、经费总预算

    党建阵地建设经费12万元;网络媒体建设、运行经费2万元;计算机等设备购置经费2万元;外出调研学习、课题研究等经费2万元;书籍及资料印刷等经费2万元;总经费合计20万元。

预期成果:

    一、2018.9-2019.8年度预期工作成效、预期创建成果和预期推广成绩

    (一)预期工作成效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党政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工作机制运行顺畅,党组织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政治把关作用到位,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作用显著;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针对性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制度建设更加完善,相关制度执行到位,党务人员配齐配强。

    (二)预期创建成果

    1.成果一,科学构建“党委筹划、支部推动、党员示范”的工作模式;

    2.成果二,打造党建“1+1”协同育人平台,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和育人载体初步形成;

    3.成果三,形成2个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4.成果四,建成1个党建新媒体工作平台。

    (三)预期推广成绩

    相关党建工作机制体制、运行体系和经验在全校7个涉农学院初步推广;促进各学院党建及其他工作高效运行。

    二、2019.9-2020.8年度预期工作成效、预期创建成果和预期推广成绩

    预期工作成效

    师德师风、学术道德、教风学风建设成效显著;党建与群团组织建设密切融合,改革发展成绩突出。

    预期创建成果

    1.成果一,形成1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2.成果二,发表2-3篇高水平研究论文;

    3.成果三,1个新媒体公众平台高质高效运转;

    4.成果四,汇编1本示范点建设成果资料。

    (三)预期推广成绩

    在全校各学院全面推广及部分高校试点推行。

 

工作保障: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牢固树立问题导向,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主线,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载体,加强队伍建设,在配套政策、资源投入、软硬件设施设备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和经费投入,着力推进党建“严”起来、“实”起来、“强”起来。

    一、配套政策与资源投入

    按照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要求,制定和出台《农学院“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实施办法》,打造“双创”工作特色品牌;研究出台《农学院党建工作创新研究项目实施办法》,加强党建工作实践创新;设立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加大软硬件建设力度;加强专兼职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学院党支部书记学习、培训实施办法》,强化理论提升,提高支部书记履职能力;按照“两学一做”要求,全力推进学院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建设。

    二、软硬件设施与条件保障

    农学院党委从事党务的专(兼)职骨干人员14名,其中,书记1人,副书记2人,专职组织员1人;兼职组织员3名,特邀党建组织员1名,支部书记6人。现有党建工作辅助设备计算机、投影仪、摄像机、数码相机等5台套。主持“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基层组织工作创新”课题多项,获相关研究成果省级、校级奖励近10项。

    现有党性教育基地2个,“党员之家”等多媒体设施齐全的党员活动阵地2个,王平辅导员名师工作室1个,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工作室1个。拥有国家一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1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2人。

    三、经费支持

    学院将按1:1配套专项经费用于“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同时学院设立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经费,每年用于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的专项经费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