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向“全”“深”“新”发展
(责任人:王寒松)
以传承大工红色基因为主线和特色,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向“全”“深”“新”发展。真正实现育人由外围向中心转变,育人共识更加凝聚;由局部向全局转变,育人作为核心元素嵌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入本体、深入人心、深化实践;由片段到全程转变,做到守正创新,既守传统之正、守党的初心使命之正、守先进认识成果之正,也创时代之新、创实践之新、创中国特色一流大学之新,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1. 措施一:围绕试点建设方案和台账逐一抓好贯彻落实。切实发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设计,推动改革政策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执行到位。根据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及台账,围绕12项一级指标、100项具体指标、236项建设举措,逐一抓好落实情况的评估检查和实践转化,确保试点建设任务落实落地。
2. 措施二:坚持点线面结合,以“高峰”推动形成“高原”。以校内4个试点单位改革为牵引、33个理论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23个校内专项试点建设为突破,力求凝练不同“点”位的经验和成果,汇聚整合成“面”上的工作模式,以“高峰”带动形成“高原”,推动实践经验的理论转化和理念转化。
3. 措施三:建设“十育人”长效机制,形成高质量成果。牢牢抓住课程育人主渠道。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紧扣“十育人”关键问题,科学构建“十育人”长效机制。总结经验、树立品牌,及时将工作成效转化为制度形态,转变为体制机制,确保“三全育人”成为全校共识和行动自觉。
4. 措施四: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工作总结会议。结合改革成果的检查验收,对形成的工作理念、创立的体制机制、打造的工作品牌、培育的工作队伍、形成的经验成果进行总结。推动改革成果的深化、固化、转化,进一步凝聚育人共识、明确未来改革思路,建设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长效机制。
按照“系统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长期坚持”的工作思路,将2020年确定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决胜验收年”,通过完成试点建设各项任务,总结并深化改革成果,形成可转化、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
1. 2020年1月-3月:各平台、项目、课题、团队围绕决胜验收任务制定年度方案,明确建设举措和进度安排。
2. 2020年4月-10月:逐条抓实抓细硬任务、硬指标,开展校内自查和专项督查,总结并深化改革成果。
3. 2020年11月-12月:开展专项督查考核,召开试点建设工作总结会议,总结年度建设情况,完善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