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育人阵地建设 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责任人:舒立春)
(一)预期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积极深化“六大育人阵地”建设,充分挖掘各课程育人元素和各岗位育人职责,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形成全方位育人合力,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真正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确保“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取得真正实效。
(二)主要措施
1.措施一:持续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具体内容:夯实“十大育人”体系工作基础,加快推进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育人工作,一体化推动落实各育人体系指标任务,积极推动落实相关体系重点任务。完善育人体系制度建设,加强创新研究和理论阐释,凝练各体系工作特色,建设虎溪校区综合改革示范区,打造样板学院、精品项目、优秀案例,形成系列制度、理论和实践成果,持续推进思政创新发展中心建设,成立综合改革专题展览馆。
2.措施二:积极深化“六大育人阵地”建设。具体内容:聚焦学生宿舍、教室、实验室、食堂、文体场馆、图书馆等育人阵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进阵地,党团活动进宿舍、进教室,发挥党组织、院系组织、团学组织引领作用,强化学生党员、班团干部示范表率作用,挖掘内生动力。完善统筹机制,建立部门间协同机制,强化学院主体责任,推进部门与学院建立联动机制,形成育人合力。建立一线规则,落实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方案,积极推进校院领导、专任教师、学工干部、管理服务人员等全员参与育人。优化资源配置,加大育人阵地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附属设备日常维护,逐步改善育人条件。全面营造“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人人育人”良好氛围,打造特色空间、开展育人活动,传承和发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3.措施三:挖掘各课程育人元素和各岗位育人职责。具体内容:全面梳理各课程、各岗位育人“应该讲(做)什么”“可以讲(做)什么”“有哪些短板”等问题,强化育人意识,创新工作方式,提升育人水平,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教育结合起来,把促进学生成长、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挖掘各课程育人元素,强化各岗位育人职责,明确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加强典型培育,打造优质课程、育人示范岗,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提升教职员工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实现育人工作全覆盖。
4.措施四:建立完善激励和评价考核体系。具体内容: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各育人体系、阵地、岗位标准体系建设,将“三全育人”工作理念充分融入学校干部教师培训体系、职称评聘体系、绩效工资体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干部评价体系和“双一流”建设考核体系中,对标各领域、各部门、各岗位育人职责,细化工作任务和考核要求,建立完善导向明确的正面激励和综合评价考核机制,积极推动产生最大育人效能。
(三)进度安排
1.2020年1月。制定并发布“六大育人阵地”建设方案。
2.2020年2月-3月。各阵地建设牵头部门根据建设方案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举措和具体工作要求,做好工作部署。
3.2020年4月-6月。持续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积极深化“六大育人阵地”建设,充分挖掘各课程育人元素、各岗位育人职责。
4.2020年7月-8月。建设虎溪校区综合改革示范区,打造样板学院、精品项目、优秀案例和优质课程、育人示范岗。
5.2020年9月。持续推进相关工作,开展工作调研和验收自查,及时进行工作整改,为教育部验收做好工作准备。
6.2020年10月。持续推进相关工作,接受教育部验收。
7.2020年11月-12月。积极做好工作整改,持续推进相关工作,推动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