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校“三位一体”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2021-06-24 19:20:21 陈旭

——以《国际经济学》课程为例

陈旭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蚌埠,233030)

[摘要] 高校开展思政教学建设既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具备高水平文化素养和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文从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创新和科学确立考核体系三个方面寻求“思政教学建设”的有效路径,并以《国际经济学》课程为例,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尝试构建“三位一体”的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关键词] 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体系

一、《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背景和意义

教育部在20205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强调,立德树人是检验高校工作的根本标准,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要结合各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20209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进一步指出,要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这就意味着,高校不仅要发挥课程的“工具价值”实现“育才”,更重要的是充分开发课程的“本体价值”实现育人,推动人才体系建设“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高德毅和宗爱东,2017)。由此可见,“立德树人”已成为高校课程改革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新时代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衡量标准。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学科,目前该学科公开出版的教材就已达到近百种,国内高校使用的《国际经济学》教材也不尽相同。然而由于其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多数高校的国际经济学课程建设仍以理论教学为主,进而忽略道德观念和思想政治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对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运行规律更多地从经济利润的角度来理解。客观来看,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就已指出,经济学不仅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更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正因为此,高校《国际经济学》课程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较高专业素养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一流人才。进一步来看,“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著作《道德情操论》中同样认为人不应该仅从经济角度出发去看待经济问题,任何一种经济的存在都必须要有基本的道德观念作为支撑,否则就会引起灾难。这为《国际经济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同时也表明推动国际经济学思想政治改革是《国际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必经之路。

此外,《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思政建设改革相比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国际经济学重点研究国家间的经济往来关系。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结合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来帮助学生解读中国采取的一系列对外贸易政策,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次,在教学方式上,信息技术、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发展为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提供了可能。尤其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愈加需要与新时代思想理论相结合,对学生立足于正确的价值观念分析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后,在考核方式上,学生和老师任务目标完成情况的衡量依据不止局限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应关注思想政治建设情况。对于《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化”的考察则是体现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是否具有坚定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否正确看待和分析国际经济问题。

基于此,本文提出高校《国际经济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体系”方面与思政建设相结合的具体路径,尝试打造“三位一体”的《国际经济学》思政课程体系。

二、优化教学内容,凸显思政属性

大学阶段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重要过渡期,同时也是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多数高校专业课程德育教育仍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课程内容中的德育思想太过空泛,重理论轻实践,重课上轻课下的课程设计无法满足培养学生健全的道德实践能力的需求(倪邦文,2018)。为此,必须改革和优化现有教学内容以达到“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双向教学目标。运用到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理论思政评价体系

一直以来,主流的国际经济学理论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建立的,无法正确体现像中国这样发展中国家的真实利益。尽管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主流国际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仍是以西方理论体系为主,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仍会受到旧的国际经济学理论的挑战。因此,教师不能完全以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为参考,而是要鼓励学生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事实经验,探索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理论逻辑。例如,“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建设的重要原则,但这一理念时常受到独享独占、排他结盟等一些旧观念和做法的阻碍。原因在于,古典和新古典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参与国际贸易的主体都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但这种以参与国家拥有的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利益分配格局现在正受到新兴国家崛起的挑战,由此引发的贸易争端此起彼伏。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涉及到中国的国际贸易问题可以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的同时深刻认识到我国在处理国际问题中采取的一系列态度和原则。

(二)在专业知识教学中寻求思政契合点

课程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借助专业知识解读经济现象的基础上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其中涉及的思政内涵,潜移默化地将思政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生思想中。例如在学习“贸易保护主义”相关知识点时,可以引入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循环相互联动的新发展格局”。一方面,“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出的背景是在现阶段我国自身比较优势已从劳动力优势转换为巨大的国内市场优势,面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以及新冠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逆全球化浪潮,中共中央由此提出该论断。对于这一新格局的理解和深入探究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经济理论相关知识点和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种种复杂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新格局的提出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习近平,2020)。2020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包括新格局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战略举措,在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危机冲击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一样在这一年实现经济正增长,结合以往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言而喻。此外,从2018年美国制裁中兴到2019年美国封锁华为,直至今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中国科技企业采取的“封杀”措施从未停止,新格局的提出正是要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教师向学生介绍这些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对“新格局”问题探索的积极性。

(三)课程内容中融合思政理论观念

除了以上提到的在课程教学中引入“隐性思政”之外,“显性思政”同样应该得到重视。一直以来,高校推进思政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开设马克思主义课程、思政专题讲座等,虽然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思想政治的教学目标,但难免会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程相独立,与思政教育的初衷相违背。进一步来看,“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都是推动“立德树人”目标落实的重要措施,“隐性思政”的优势是能够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实现思政育人润物无声,提升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显性思政”则更加直接,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在思政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黄建军和赵倩倩,2020)。正因为此,《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还应加入“显性思政”,即将思政专业的一些基本理论观念有机融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这就要求《国际经济学》课程授课教师与思政专业教师进行跨学科合作交流以便优化相应的教学内容。

三、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教学互动

高校思政教育建设是一项动态化、系统性的长期工程,如何让思政教学课堂“活起来”是思政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而《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建立起来的师生互动关系往往是教师主动把有限的教材资源和知识向学生输送,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内容,难以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此外,当代大学生普遍对互联网等新鲜事物较为感兴趣,一些学生通过互联网关注和思考时事,仍有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虚拟世界,其中偏重形式的高校课程教育使得一些学生丧失主动学习兴趣、集体观念和自我认同感同样也是导致大学生沉迷虚拟世界的原因之一。新的课程思政教学就是要打破这种僵局,师生之间在知识传授和思想交流方面不再有主次之分,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开启一场“头脑风暴”。在此期间优秀的思想见解和课程建议得到普遍认同,一些认知偏误也会得到及时纠正,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学习热情在自身价值得到集体认可中得以激发。进一步来看,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为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思政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国际经济学》课程丰富的知识点为师生从思政角度解读国际经济热点事件提供支撑,这些都是开展《国际经济学》教学手段创新的重要基础。综上,本文从线上教学、课外教学以及教学竞赛三个方面提出教学手段创新的具体路径。   

(一)打破时间场地限制、发挥新媒体教学优势

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改变了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沟通交往方式,同时也为传统教学方式的发展变革提供机遇(张策和张耀元,2020)。2020年疫情期间各高校在“停课不停学”号召下积极开展线上教学,线上教学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由此来看,线上教学将会成为《国际经济学》课程开展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阵地。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超星、智慧树、钉钉等学习平台上的优秀课程资源以及平台中的签到、讨论、视频互动、课堂测试等工具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并且还能够对学生的课程资料浏览记录以及课堂活动参与情况进行监测分析,以此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例如,不再片面地直接给出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三大国际经济组织的文字介绍,而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在相关网站搜集资料的方式了解这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具体职能以及中国参与这些国际组织后对我国人民以及世界经济的影响,以此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对中国快速发展的自豪感;另一方面,学生易受到互联网上复杂多样的信息干扰,其中不乏一些宣扬消极扭曲价值观的内容,思政教育应引导学生浏览积极向上的网页内容。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关于中国为何能在疫情之下实现经济正增长的题目,引导学生查阅并思考相关资料,做到思政教学与课程学习相结合。

(二)积极开展课外教学,在实践中言传身教

学习思政教学知识会影响一个人所持有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如何根据所学知识去实践则直接决定了其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因此,在开展《国际经济学》思政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实践教学更应该受到重视。具体来看,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外贸企业,了解外贸流程以及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会对企业经营产生怎样影响,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采取的经济政策如何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并且,学生学习和了解企业价值文化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课程思政建设,而且还能为以后进入社会更快融入企业做好准备。其二,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课程思政研讨会,带领学生交流思政学习心得和思政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一些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将思政教学建设推向更高水平。其三,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大都只在课堂教学上交流,除此之外学生与教师之间很少开展互动。对此,教师和学生之间加强交流,积极举办课外交流活动,教师既可以为学习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课程学习答疑,又能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

(三)举办多种形式的学科竞赛和教学竞赛

举办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是调动学生和教师参与《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学生和教师不仅能够在竞赛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且优秀的教学案例和参赛成果还能够录入思政教学优秀资源信息库,带动其他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建设思政课程。在学科竞赛中,应注重考察学生运用所学国际经济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并结合现实案例解析背后的思政内涵。比如让学生对比此次疫情和之前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影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两次冲击中中国的应对策略体现了中国怎样的全球治理观。

在教学竞赛中,将教学设计、授课内容和课程思政融入作为教学竞赛的评价标准,教师参与教学竞赛的获奖成果纳入绩效考核和教学评优体系。鼓励和组织老师将授课内容和思政学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例如,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从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层面探讨中国和美国采取的一系列对外经济政策,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哪种制度是真正有利于人民的。

四、科学确立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标准

课程思政的考核结果是验证思政教育开展成效的重要衡量标准,无论是思政专业还是经济学专业的考核方式无一例外是对学生课程知识体系掌握程度和教师教学形式的考察。面对思政和经济学跨学科建设体系,科学合理地针对考核体系进行创新和改进是必要的。这就要求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不能仅停留在结果上,更要注重进行过程考核,通过建立理论基础掌握、日常表现、课程参与度和课外实践等多元评价体系同时检验“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的教学成果。

(一)学生“课程思政”考核体系

高校课程考核标准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项构成,平时成绩用于记录学生的日常表现,期末成绩用于测验学生专业知识理解。这种考核方式本身是可取的,但近年来这种考核方式越来越流于表面,平时成绩多以课堂签到、课堂提问和日常作业为主、期末成绩则由课堂报告或者专业测试构成(毕晶,2020)。而思政教育则更应注重对学生表现的全面考察,不仅需要对现有《国际经济学》课程考核内容进行优化,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更需要引入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评价体系,其中包括对参与考核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是否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以及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思政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不仅如此,统计考核学生课程学习成果(如学科竞赛获奖)以及学生的主旨演讲表现等都应纳入课程考核体系中。在期末考核内容上,应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在主观题中潜移默化地引入思政元素。通过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考核体系全过程。

(二)教师“课程思政”考核体系

教师“课程思政”考核首要标准便是教师是否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即不仅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要明辨是非,坚决反对一切否定马克思主义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观点和言论(成桂英,2019)。尤其是《国际经济学》课程中的大多理论都是以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为背景形成的,其中不乏与我国现有经济发展相冲突之处。例如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源于劳动力成本优势,但目前我国人口红利正在不断衰减,一些人就认为我国目前发展依赖于窃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并借此对我国相关企业进行打击。由此看来,教师是否能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及时批判此类意识形态明显错误的理论释义是“课程思政”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此外,“国际经济学”与“思政”课程是否能够做到有机融合同样是教师考核标准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理论本质上来看都是国际贸易参与者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教师应该深度挖掘《国际经济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立足于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结合时事案例和新时代中国理论成果将“国际经济学”与“思政”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另一个重要的绩效考核评价原则是教师是否能做到“思政”育人和自育,对此,教育部在2017年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就已明确指出教师思政工作要着重体现自我教育和学生教育两个重要目标。

在教师思政教学绩效考核手段上,应主要以以下方式为主:其一,应专门组建思政考核绩效评价小组,深入课堂对教师以上考核标准进行评估;其二,采取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方式对教师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其三,将学生考核结果以及教师参与学科竞赛获奖成果作为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其四,能够反映以上教师考核标准的其他方式。

参考文献

[1]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2] 倪邦文.论我国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06):1-7.

[3]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0(20)

[4] 黄建军赵倩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内在逻辑与路径优化[J].思想教育研究2020(11)118-122

[5] 张策张耀元.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原则及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08)60-65.

[6] 成桂英王继平.教师课程思政绩效考核的原则和关注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9(01)79-83.

[7] 毕.构建课程思政三位一体——以《经济学》课程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S2)57-60+71

责任编辑:赵秋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高校开展思政教学建设既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具备高水平文化素养和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