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

2022-03-02 12:48:37 安徽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党支部 刘文娟

                                                                                        宝剑锋从磨砺出

刘文娟

哲学系 2016 级应用心理学专业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一口气读完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对习总书记给中华青年的这一句寄语有了更为深入的体会。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

在这本系列采访实录中,受访者既有同习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1969 年年初,那时习近平总书记才 15 岁,但他已经来到黄土高原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插队落户,直到1975  10 月才离开。待在那的七年里,他在那片黄土地上同乡亲们打成一片,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建沼气池,一起吃玉米“团子”。在书中看到这样的内容,我不禁大吃一惊,这些知青们从小就生活在首都北京,接触的人多,见的世面广,到了那片穷山沟里,住土窑洞,干农活, 吃得很差,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么艰苦的生活,这么大的落差,他们是怎么适应下来的?是怎样在那片黄土高原上生活了这么久?再低头看看自己,羞愧不已,15 岁的我在做什么?那时的我对这社会还是懵懵懂懂,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之下,还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都没有让青年习近平放弃最初的理想,这足以启示我们青年们, 要在实践锻炼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像当年的习总书记一样,不论环境如何,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

酷爱读书,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几乎每一位受访者都谈到的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印象。习总书记到陕北插队时,只带了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书;“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而且一直坚持着。那个时候,知青们都是在上学的年纪就到农村来了, 对知识非常渴求。那个年代,那个偏远的山村没有电,更谈不上现在的电视、互联网,那时候什么都没有。要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只有通过书籍。那个年代,考试交白卷、得“鸭蛋”很光荣,但是习总书记没有受到那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他热爱读书,“痴迷”读书,每时每刻都汲取知识。那时候, 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待在屋里就是昏暗的窑洞,出门就是漫山遍野的黄土。习总书记在劳动之余读书,一直充实自己、让自己不至于荒废时光。

记得书中一位访谈者戴明同志说到的一件事,他和习总书记都看过一部书,是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书名虽然是“简编”,但实际是厚厚四大本。他们都从头到尾认真地读过这部书。但对戴明同志而言,大概就是读过了, 了解了历史,丰富了知识。而对于习总书记来说,他就会有思考、有借鉴、有批判。可以说,习总书记的执政理念,他的思想,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这样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难道不正是我们广大青年们应该学习的 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习总书记的这七年的知青经历不正印证了这句话吗?我们讲一个杰出的人物甚至一个伟大的人物,可能只关注到他们最后的成功,但那些光鲜的背后一定有着鲜为人知的经历,我们更应该重点关注他的成长过程,看看他遇到的

困境,看看他付出的努力,看看他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只有过程才能真正给人启迪,给人感悟。相信习总书记年轻时拼搏奋斗的经历,特别是知青生活对他性格的磨练,对他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这些与他后来在各级领导岗位上所做出的成绩,肯定是有重要联系的。

无论一个人身处什么样的逆境当中,只要我们能积极地面对生活,无私地为他人奉献,抱有远大的理想,那么我们将来无论是成为工人、学者、医生、教师,还是国家干部, 都能为人民服务,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直至成为栋梁之才。

读罢此书,我更加深刻、直观地明白一个道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需要磨砺,磨砺使人成长。少年强则国强,作为青年的我们更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努力锻炼自己的能力,为我们国家实现中国梦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孟星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