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科研育人谱新篇——林学系师生在第十七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中展现集体风采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要求,持续推进科研创新与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安徽农业大学林学系教工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领教师党员和青年学生在国家级学术平台上集体亮相,充分展示了“党建+科研+育人”的融合成果。2025年4月11日至14日,由中国林学会与吉林农业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在吉林农业大学成功召开,吸引了来自全国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林业科技工作者共襄盛会。
会议期间,林学与园林学院副院长、林学系教工党支部党员黄兴召教授作为学校代表出席,并于4月12日作题为《进化史对混交林土壤养分的影响》的大会学术报告,围绕混交林形成过程中的进化历程对林地土壤养分结构的塑造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展示了我校在森林生态与土壤科学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创新成果,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此外,黄教授还担任4月13日上午“森林培育学”分会场会议的主持人,组织专题研讨与学术交流,体现了林学系教师在全国学术舞台上的组织力与引领力。
在本次会议的研究生论坛上,我校研究生同样表现亮眼,五位同学分别围绕林业科学前沿问题作学术汇报,充分展现了青年科研力量的成长与活力。其中,赵悦同学作题为《红花槭bZIP转录因子家族的系统鉴定及其在低温光照下对花青素积累的潜在作用》的报告,从基因家族系统分析、表达模式到花青素积累调控机制,为红花槭应答环境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孟新同学以《鸡爪槭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综合分析及其对叶片衰老的影响》为题,系统探讨了该家族的结构特征与潜在功能,为植物叶片衰老的遗传调控网络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彭永翔同学的报告《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杉木人工林林分和气候因子对森林生物量的影响》聚焦于人工林碳汇效应分析,王雅丽同学则以《林长制背景下的安徽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为题,探索政策背景下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评价方法,葛春雨同学的《不同飞行高度下高光谱估算薄壳山核桃叶片氮素含量》报告,则展示了遥感与营养监测的融合应用。
此次会议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盛会,更是林学系教工党支部深化“党建+科研+人才培养”融合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教师党员的榜样引领和青年学生的积极参与,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共进的良好氛围,体现出林学系在推动科技进步、培育科研人才方面的责任与担当。林学系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强化科技赋能与人才培养双轮驱动,凝聚“农大林学人”的智慧与力量,为服务国家林业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创新成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