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育人成果||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学习心得(四)

2021-11-05 10:24:37 新闻党支部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是在中宣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大讲堂是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闻舆论工作、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正式吹响新文科建设号角的首项重要工作。

2020年大讲堂的主题为“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的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大新闻记者临危受命、迎难而上,日夜奋战在抗疫斗争的第一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凝聚了强大精神力量。大讲堂邀请了14家主流媒体参与抗疫一线报道的42名新闻记者录制32集视频教学内容,生动讲述、立体展现中国新闻记者的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

2020年12月,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新闻系将展现中国新闻记者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纳入专业教学,将其作为加强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创新之举,作为最生动的国情大课、有温度的思政大课、高水平的专业大课,由专业教师组织学生观看32集视频教学内容后,要求学生撰写观后感并展开相关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命题,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理论优势、道路优势,打牢思想基础、夯实思想根基,做到“脚下沾泥土,心中有真情”。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观《中国新闻大讲堂》有感

新闻182 孟圆

本学期末,学院组织我们观看了《中国新闻大讲堂》,这次大讲堂主题是“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的报道”。由14家主流媒体参与一线报道的42名新闻记者,共同录制了32集视频教学内容。记者们结合自己亲身的报道经历,给我们分享了大量新闻背后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把我的记忆拉回到了疫情最严重的那个时期,很多发生的事情仍然历历在目。

新闻不是易碎品,记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

如果说2020年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有哪些,我想大部分人的答案中一定有“疫情”“全民抗疫”。这场疫情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集体记忆。疫情中发生了很多值得记住的人和故事,它们被记录、被传播,最后铭记在人们心中,而这离不开事件背后新闻记者的努力。在记者们的分享中,我越发认识到新闻记者这项工作的责任和意义所在。新闻也不是易碎品,有价值的报道也可以使记者成为历史的记录者。

疫情期间,武汉一线的新闻记者们展示出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家国情怀。《人民日报》的记者李舸带着一个六十多人的摄影团队,在武汉一线奋战一个多月,一共给4.2万医护人员拍了肖像,记录下口罩背后的模样。白天出去拍摄,晚上回来了还要给相机消毒,继续工作。在疫情的考验下,新华社记者始终坚守新闻人的职责和专业追求,坚持 “对党忠诚、勿忘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既不煽情也不悲情,用 0差错0改稿的成绩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来自新华社的钱彤给我们讲述了那些熟悉却未曾谋面的普通人的故事,小婉清给奋战在一线的医生父亲写信的故事也让人感动不已。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肖振生先生所在团队创新报道方式,使用全景化新闻报道来展现疫情一线的真实情况,实现了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的新闻传播效果最大化,大大提振了人民对抗疫胜利的信心和期盼。

(李舸摄)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女记者给我们分享的故事,她采访了很多人,问了一个问题: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其中一位患者的回答最让人最意外,他说自己最想喝一瓶矿泉水。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在疫情面前,简单的事情都变成了一种愿望。虽然是很简单的回答,但是能给人带来很大的触动。

除了医护工作者,还有不少平凡人的故事也被发掘,普通个体也成为了记者报道的对象。很多记者都用镜头记录下了武汉街头的志愿者们。他们有的是市民,有的是司机,志愿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给他们送饭。还有一些饭店的老板给滴滴司机提供免费午餐。在疫情面前,我们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是中国人民携手共渡难关。而这些新闻不仅传递给读者信息,还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记者一方面发挥自己传播信息的职责,另一方面也发挥了我国新闻媒体坚持正面舆论导向的作用。

“用笔采访,用脚还原,离新闻现场近一点”

看到这里,我想起在课上,老师常常和我们说“跑采访”“跑新闻”,采访为什么是跑出来的呢?因为记者不深入现场就无法获得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事实。上面提到的一个个真实又感人的事,如果记者不到实地去细心观察,就难以发现。

深入一线的同时,记者还应该具备发现新闻点的敏锐。对于“如何在重大报道中,抓住新闻”这个问题,《人民日报》的记者吴珊给我们分享了她的经验,学会抓住且预判热点,紧扣报道对象命运并始终保持对新闻的敏感。采写课上老师曾讲过记者要有“新闻鼻”,而记者的新闻敏感又是实践中不断锻炼出来的。《冰点》周刊的李强总借了八个字“打开五官,全面观察”。还有一名女记者给我们分享她的经验时,也强调记者要“用笔采访,用脚还原,离新闻现场近一点”。新华社的摄影记者费茂华也强调记者应该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才能写出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

深入现场,进入红区,采访病患,记者彷佛总是很有勇气,冲在前线,但是这些记者们就不担心被传染,不害怕死亡吗?显然不是。其中有不少记者给我们分享了他们初到武汉时的内心感受,他们也会害怕,也有对病毒的恐惧,但是因为身为记者,肩负责任,必须勇敢前行。一线需要医护工作人员,也需要记者。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时,曾提到记者要履行社会责任。记者到底应该如何履行呢?我想,这次疫情中武汉抗疫一线的记者们,已经用他们的所作所为给了新闻学子最好的答案。

始终与人民群众共情

《人民日报》的高级编辑汪晓东,给我们讲述了他在武汉抗疫84天的亲身经历,分享了自己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他强调,始终与人民群众共情,是《人民日报》记者一辈子的坚守。共情的能力对于记者来说,也特别重要。但是共情并不意味着不客观,我的理解是说记者要有人文关怀。在这次疫情报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的是对死亡的敬重。曾有一篇报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标题是《疫情中消失的1665颗星》,该报道聚焦因新冠肺炎而失去生命的人们,他们身份不一,有医生、画家、诗人、健美操冠军、救生员等等,但都有着各自的人生,这篇报道就向读者讲述了他们生前的一些故事。还有清明节期间很多媒体都推出了一些交互感很强的融媒体作品,以各种形式来纪念疫情中逝去的人们,最后的传播效果也很好。就我身边而言,看到很多朋友和同学在朋友圈接力、转发。这些报道都表达了对死亡的敬重,也能引发人们的一些思考。

也许对大部分人来说,死亡病例只是新闻中的一个数字,但实际上这个数字背后可能代表了一个家庭。在新闻大课堂的分享中,有个视频作品给我印象很深,内容主要是患者逝去之后的一些故事,有的患者选择了遗体捐献,有的患者生前没能和家人见一面,最后是由护士打电话通知家属来领取遗物,而这些都是数字背后人们不得知的故事。死亡不应该被完全地报道为几个数字,记者应该给逝去的人们和他们的家人以及整个社会带来一些人文关怀。

大课堂中提到,这次来到武汉一线进行报道的记者中,年龄最小的实习记者也不过二十岁出头,和我们年龄没什么差别。很多一线报道的记者都是白天赶路、连夜赶稿,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他们。在疫情前线奔波,他们的身心都处于一种高负荷的状态,但他们依旧顶住压力,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和工作,履行了记者的社会职责。这些特别值得我们去学习。

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规划,从2021年开始中国的发展将迈入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新阶段。作为新时代的新闻人,也应该跟随祖国发展的步伐,不断开拓创新。在这次疫情的报道中,记者们创新了多种融媒体报道方式,利用传播技术做情景再现、交互设计,一些作品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很多记者也分享自己不仅要采访、写稿子,还要拍摄、剪视频,这也提醒了我这个时代记者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绝不能局限于写,要能掌握不同的传播技术,能够使用不同的媒介进行传播,也对我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参考。

看完这次《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之后,我由衷地敬佩这些记者,他们是行业中的榜样,展现了我们中国记者的专业素养和家国情怀。他们给我们这些还没有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的新闻学子做出了优秀的示范,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专业上的干货,包括找选题、采访、拍摄等等,也让我认识到深入一线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当记者不能怕吃苦。新时代的记者不仅要会写,还要能说、会拍,不断学习新技术,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争取锻炼自己成为全媒体人才。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那套标准来要求自己了,时代在进步,我们也应该进步。除了专业素养,还要有家国情怀。即使没有真正地走向业内,在平常的作业实践和实习中,也要牢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记住社会责任是媒体的职责所在。在跑采访中,增强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向业内前辈们学习,争取有一天也能做出有品质、有温度、有热度的新闻作品。


责任编辑:新闻党支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新闻系将展现中国新闻记者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纳入专业教学。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