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是在中宣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大讲堂是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闻舆论工作、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正式吹响新文科建设号角的首项重要工作。
2020年大讲堂的主题为“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的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大新闻记者临危受命、迎难而上,日夜奋战在抗疫斗争的第一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凝聚了强大精神力量。大讲堂邀请了14家主流媒体参与抗疫一线报道的42名新闻记者录制32集视频教学内容,生动讲述、立体展现中国新闻记者的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
2020年12月,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新闻系将展现中国新闻记者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纳入专业教学,将其作为加强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创新之举,作为最生动的国情大课、有温度的思政大课、高水平的专业大课,由专业教师组织学生观看32集视频教学内容后,要求学生撰写观后感并展开相关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命题,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理论优势、道路优势,打牢思想基础、夯实思想根基,做到“脚下沾泥土,心中有真情”。
《新闻大讲堂观后感》
新闻181 莘宇奥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所说的那样,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在最前面的是这样一群平凡而伟大的人:八十四岁高龄却乘高铁也要第一时间冲向防疫最前线的钟南山院士;身患渐冻症、连妻子也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却毅然坚守在抗疫一线救助病人的张定宇院长;全球首个开展新冠病毒疫苗品种二期临床研究、“与毒共舞”的陈薇团队;以及每一名坚守岗位、挥洒汗水的医务工作人员……
而他们背后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医生,没能力去救死扶伤;他们不是护士,没办法对病人无微不至;但是他们也坚守在抗疫一线,用他们的眼睛去观察、用他们的耳朵去倾听、用他们的手去记录,他们是第一时间传递给我们消息的前线记者,也是时代最平凡的见证者和最伟大的书写者。
吴姗:真诚是打开采访对象心门的钥匙
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一位叫吴姗的人民日报社记者,她是主动请缨加入人民日报社武汉前方报道组的,也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女记者。在抗疫前线工作七十多天,她是武汉从空无一人到满城烟火的历史见证者。她讲述自己写追悼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这篇人物通讯时的经历给了我许多启示。既然是写逝者的报道,能直接联系和采访到家人,无疑是最有助于最大程度还原逝者故事的,然而处于悲痛中的家属,难以接受记者的采访。于是,为了完成好这篇即时通讯,吴姗辗转联系到院长生前的其他亲友,甚至追溯到了他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的老领导还有他少时的伙伴,全方面地了解院长的生平才下笔写报道。而获得采访资源和写作素材的过程,其实并不容易。
报道有一段这样写道,“2007年3月,刘智明为去世的父亲写下一封2000多字的悼念信,字字饱含深情。信中说道: ‘祈祷有那么一个奇迹,你能再回到我们身边……’对于众多怀念刘智明的医院职工、亲人、朋友,何尝不是这种感受?正如信中他所言: ‘山虽然不在了,可山魂水在!’”上述悼念信是院长一位挚友提供的,他把亲友缅怀的十多封信都交给了吴姗,其中的不少回忆和细节为她写稿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实际上,这位采访对象最初极其抗拒采访,甚至连联系方式都不愿留下。但是,当吴姗静静聆听了一个多小时她带着哭腔的倾诉后,她主动提供了这些宝贵的信件。甚至后来,还在吴姗返京前打电话祝福她一路平安……这就告诉我们,一名记者的人文关怀和共情能力是多么重要,要写有温度的报道,那首先就要让采访对感知到记者的温度。唯以真心换真心,才能听到那些打动人心的细节,才能挖掘出那些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还有就是,千万不要怕麻烦,这是从她的讲述中我领悟到的,为了塑造好一个人物形象,有时甚至要从几十个采访对象口中去了解去挖掘,尽管不是所有采访内容都能用得上,但最直击人心的细节也许就在某个采访对象不经意的一句话中。
乐文婉:议程设置是抗疫对外报道的关键
对外报道的议程设置十分重要,尤其是突发事件。像这次的新冠疫情,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外传播的影响力,这其中议程设置对舆论的引导作用功不可没。
首先,是注重消息传递的及时性。面对疫情的突然爆发,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并没有发生恐慌,而是及时采取武汉封城措施,呼吁人们避免人流密集自觉居家隔离,在最短时间内把疫情蔓延的风险降到最低,这是我国应对疫情的真实现状。而我们的媒体也在最快时间内把国内消息传递到国际,避免某些西方媒体对我国情况的妄加揣测和无端抹黑,国家形象的塑造也正体现在报道字里行间的沉稳与镇静中。
当然,报道的可读性是传播能否有效发挥影响力的关键。在议程设置时,除了疫情发展的宏观数据和态势,我国媒体有意识地注重对疫情之下众生群像的报道,即普通人的坚守与经历,因为贴近性最能使读者产生共情能力。比如免费向医务人员送咖啡的wakanda咖啡店、从成都逆行来到武汉为医务人员送盒饭的雨衣妹妹、维修武汉加油路灯的守灯人温瑞等等。通过向外界讲述武汉群众守望相助、同心抗疫的故事,我们定格了普通人在战疫中的温情瞬间,哪怕国籍文化大相径庭,但在共同灾难面前人们的悲喜是相通的。
另外,我观察到有些对外报道在挑选典型人物时很有一番考究。比如《中国聚焦:非洲留学生与武汉同在》,这篇特写用生动的故事与丰富的直接引语展示了非洲留学生在武汉留学疫情期间的真实生活状态。也借助他们之口,告诉世界我们国家在疫情防控期间对留学生群体深切的人文关怀,巧妙地塑造了中国的大国风范,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现代快报:复合型人才是市场的需求
除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还有多家媒体特派记者团队前往武汉参与了抗疫一线的报道。现代快报是其中之一,驻扎在武汉前线的现代快报记者总计10人,虽然难比主流媒体的规模体量,但他们同样生产了大量不同类型的稿件。也正因为人手不够,这对记者的能力素养要求就更高了。身为全媒体记者的他们,往往“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一边思考着如何找角度去拍摄细节,一边忙着抓拍每一个震撼心灵的瞬间,一边见缝插针式地采访想着如何去写文字稿件。
90后女记者侯天卉的故事让我印象尤其深刻,4月8日武汉解封当天的凌晨四点,她一个人开着车赶去机场,首个航班6点多起飞,她赶到后,自己采访、自己拍摄、自己剪辑,七点不到的时候,文字稿、视频、图片就已经通通完成了。
“全媒体记者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正如现代快报记者是钟寅在大讲堂中所说的那样,随着媒介大环境的变化,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他也向身为新闻学子、但还缺乏实战经验的我们建议,掌握更多技能才能拥有更多机会。
当然,这并不是说团队合作不重要。现代快报的记者告诉我们即时资讯的报道“快”是硬道理并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出稿快的秘诀——专业化的团队协作:前方合理分工、高效执行,后方制作人员通力配合,机制上实行扁平化。具体而言,就是充足的采前准备,背景性的文字内容记者已经提前写好,现场要拍摄的内容和分工也早已有过预设,审核人员也早已准备就绪,一旦内容制作完成立即开始审核、发布。有一篇记录江苏6支医疗队从武汉返还的报道《最高礼遇送别!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首批710名战士启程返苏》就是这样形成的,甚至医疗队还在去机场的路上,几分钟前记者还在拍采,而下一秒现代快报这条报道就已经出现在网络上了。
而新媒体时代,传播载体的丰富要求新闻工作者掌握各个平台的不同传播特点。就抖音这一喜闻乐见的平台而言,发布内容的主题、时常、配乐都影响着视频的传播影响力。现代快报的无名英雄系列报道在抖音上就有这样一条浏览量、点赞量很高的短视频,画面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许多给医务人员捐赠物资却做好事不留名的普通人剪辑在了一起,甚至有许多是网上的素材片段,但是当配之以“无名之辈”这首流行、动感又契合主题的背景音乐,画面内容便立即丰满了起来。所以,同一个选题的报道,要想达到更广泛的传播效果,就要花心思为不同平台制定更精准更适合的报道形式、抓好不同平台用户的阅读习惯。
带着一颗敬畏之心观看完“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的报道”,我常想,记者这个职业也是我心之所向,但是如果换做是我在这种情境下,真的能放下心底的顾虑选择毅然决然地奔赴抗疫一线吗?时至今日,虽然我还是没有他们那份勇气去主动请缨,但如果祖国和人民有需要,我也绝不会怯懦推辞……
最后,回溯这段苦难又坚韧的日子,我想向迎难而上的广大新闻记者致敬,感谢他们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了强大精神力量,感谢他们为努力成长中的我们上了最深刻、最生动、最有温度的一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