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打造学科特色鲜明、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思政大课堂
——基于广义工程观的工科专业“1+X+N”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构建
1.问题针对
二级教学科研单位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人才的主要任务,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围绕国家“双一流”建设目标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布局,深挖学科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基于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传统工程教育内涵,在科学知识延伸的基础上,提出融合工程社会观和自然观的广义工程观教育理念,丰富工科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创建适应工科学生思想特点和学习特点的课程思政模式,着力构建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中,打造一批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充分发挥专业课程育人的功能,切实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落地落实。工作成果获北京高校“三全育人”优秀成果工作案例一等奖。
2.主要做法
一是确立“广义工程观”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凝聚思想共识。广义的工程教育除了科技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必要的工程社会学和工程自然学教育教育。围绕学部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工程特色鲜明的专业,结合“培养具有宽厚基础知识、优秀人文素养、较强工程实践和可持续学习能力及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部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强调“全人培养”,确立了“广义工程观”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明确“基础理论与方法讲授为主、分析与设计综合素质培养和创新思维、科学素养培养为辅”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强化“大工程”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使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适应“广义工程”发展要求的基本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二是凝练“大国工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主题,深挖思政元素。主题式教学倡导通过凝练课程内容蕴含的核心主题,据此设计相应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点,将主题贯穿至课程教学过程。工科专业“1+X+N”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的实施,首选要选定1个核心教育主题,以主题式教学为基本教学手段,将该主题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主题式教学倡导通过凝练课程内容蕴含的核心主题,据此设计相应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点,将主题贯穿至课程教学过程,达成立德树人目标。近年来,学部各专业教师团队为北京大兴新机场、北京新首钢大桥、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等多项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些重大工程凝练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大国工程”内涵和特色,为本课程群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三是以专业概论课程为思政元素导入途径,创新融入途径。围绕选定主题,深入挖掘主题蕴含的思政元素,并通过专业概论课程顺利导入思政元素。“X”代表某一工科专业概论课,属于专业课,但又兼具通识教育课程的部分特征,这使得专业概论课更易于导入思政元素。通过深入分析典型工科专业的专业概论课的思政特征,建立起其与课程思政主题的关联性。同时,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专业育人主要载体,以“N”代表某一工科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深入研究专业育人目标,围绕主题,以专业概论课程的思政元素导入为基础,从重大工程案例、大师人物事迹以及工程伦理三个途径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核心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通过不断增加专业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专业课程的思政内容供给,实现专业核心课程深度育人目标。
四是开设“大北京微讲堂”北京系列微党课,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以教师党支部为基层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阵地,构建专业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体系,在教师党支部开设“大北京微讲堂”北京系列微党课,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教学案例。微党课以“北京”为主语,贯彻学校“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在主题上突出学科方向特色,实现“一支部一主题”;在内容上以案例的形式深入分析典型思政元素案例的适用课程、讲授方法、融入方案等,形成可供推广使用的课程思政案例。成立学校首个课程思政工作室,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思政课堂建设、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案例设计、课程交流研讨、精品课程创建等活动,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的指导。
五是完善课程思政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学部制定实施《城市建设学部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学部推进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重点任务。成立由学部党委书记、学部主任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本科教学工作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副主任任副组长,教师党支部书记、系主任为成员的学部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学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加强课程质量监控,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
3.主要成效
一是教师的育人意识显著提升。在示范课堂的建设中,学部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党支部书记、系主任和优秀青年教师重点讲,全体教师积极讲,积极承担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建设工作,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抓育人”的良好氛围。7个青年教师团队获学校“三全育人”教师团队重点培育项目立项,3名青年教师分别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形成示范效应,学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人民日报理论版、人民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二是教师党支部党建引领业务能力显著增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夯实,“北京系列”微党课的建设,有效的激发了广大教师党员参与的热情,实现了教师党支部工作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党支部政治引领功能、创造力凝聚力、党员的责任和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在推动课程思政在学院全覆盖的同时,也成为党建工作“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3个教师党支部入选北京工业大学首批“示范党支部”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示范工作室。
三是学生的学习动力显著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特点是“浸润式”的教育,其“超级工程”主题背后所蕴含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工匠精神,以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浸润到学生心灵,对于坚定学生“四个自信”、培养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和勇于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强化了专业认同,提升了学习的内生动力。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均达95.2%,获得国际、国家级比赛奖项104项,省部级比赛奖励106项。学生双新创业实践取得突破性成绩,连续两次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