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学校在朝阳校区科学会堂隆重举行2025年教师节表彰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表彰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各领域涌现出的优秀教职工,激励引导全校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支部书记作为学校入选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化工过程强化教师团队代表做了题为“丹心育桃李,科教启新程”的发言。
丹心育桃李,科教启新程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仁:
大家下午好!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第41个教师节。我们化工过程强化团队有幸入选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倍感荣光与责任并重。我也非常荣幸可以代表我们团队在今天的大会上发言。借此机会,请允许我向所有的领导、老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祝福,祝大家节日快乐!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全国教育大会也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而高校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科技创新的主体,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作为扎根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我们愈发深切体会到: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使命,更是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在此,我想结合我们团队的实践和大家谈谈对“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与行动。
一、深植教育家精神沃土,厚培科技创新人才根基
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在于将“国之大者”化为“行之实者”。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科技竞争白热化的态势,我们始终牢记:高校既是知识生产的高地,更是科技报国的先锋阵地。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突破传统学科壁垒,构建“基础+前沿”“理论+实践”的课程体系,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案例库,把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难点痛点设计成研讨课题。当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超重力技术的未来图景时,他们触摸到的是国家战略需求的脉搏;当他们在虚拟仿真平台上模拟高纯电子化学品高纯硅制备装置时,他们感知到的是产业升级的紧迫节奏。这种“顶天立地”的教学设计,让知识传授的过程成为点燃科技理想的火种,让课堂成为孕育未来科学家的摇篮。
二、打通科教融合任督二脉,构建协同育人生态系统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打破“教学归教学、科研归科研”的割裂状态。我们团队创新实施“三全育人”新模式:全员参与科研反哺教学,全过程贯穿创新能力培养,全方位对接产业需求。通过设立“本硕博贯通培养试验田”,推行“双导师制”——学术导师把握研究方向,产业导师指导工程实践,使学生既能站在巨人肩膀上眺望科学高峰,又能脚踏实地锤炼技术硬功。特别是在固态电池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我们与企业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将生产线上的真问题转化为课题研究的真题,让学生在解决企业技术瓶颈的过程中完成学业成长。这种“真题真做、真研真用”的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链与科技创新链实现精准咬合。
三、锻造产教融合新型范式,架设人才成长立交桥
教育强国建设的突破口,在于构建开放融合的教育生态。我们团队以卓越工程师人才链培养为总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通过“三个有组织”打造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新范式。一是有组织的科学攻关,邀请行业领军企业的首席科学家为团队师生带来最鲜活的技术动态和市场洞察,并引导团队解决产业真问题,让论文写在车间里、专利转化在生产线上。二是有组织的人才培养,以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为依托,加强校企导师协同联动,助力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提升。三是有组织的平台孵化,以创新研究院等为平台打通创新成果转化断点的问题。多年的坚持,我们指导的学生荣获3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项,指导学生施杰完成的重磅研究成果在《Nature》刊发,近5年培养600余名研究生扎根化工行业一线,书写“化工报国”的青春答卷。这些年轻学子的成长轨迹印证着:当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交织,就能生长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森林。
四、精培教师团队硬核实力,涵养可持续发展动能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我团队弘扬和传承黄大年先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和高尚精神,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探索构建“党建引领+思想引航+榜样引导+职业引育”的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四引”工作体系,建立老中青“传帮带”机制,实施教师“三走进工程”,引导教师走进课堂、企业、行业,提高教学授课、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能力,形成了“人人皆可为、事事见成效”的良好氛围。团队牵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近5年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达4.5亿,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2人,国家青年人才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等十余项省部级个人荣誉,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北京市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等集体荣誉。
最后我想说我们团队这次能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既是团队的殊荣,也是对团队每位教师的鼓舞和鞭策。这份成绩离不开团队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各级领导的关心关怀,这是学校大力实施党建思政创优行动、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成果,也是化大精神和学校优良传统生生不息赓续传承的结果。如今我们站在教育强国的新起点,更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楷模,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赤诚之心坚守讲台,以创新之志深耕学术,以仁爱之情滋养学生,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交出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谢谢大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