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冀校政携手合作 共促康养新发展——河北省涞源县委书记王燕一行来劳职院对接交流

2025-04-18 09:39:35 杨佳敏

加快推动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是贯彻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和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示范性作用。我院积极拓展京津冀校政合作资源,破解养老服务人才瓶颈,助力京津冀区域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河北省涞源县王燕书记一行到我院参观座谈,双方就康养产业发展、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等主题进行深入对接交流。党委书记刘丽波,党委副书记、院长蔡大鹏,党委委员、副院长张耀嵩以及相关二级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此次座谈。涞源县政府副县长高红亮、民政局局长侯春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东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秦龙、卫生健康局局长赵建民、县医院党总支书记李大健、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常务副校长李克强、当地养老机构和企业代表参加此次座谈。

01

02

王燕书记一行参观实训基地

王燕书记一行首先参观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详细了解了学院在智慧养老领域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社会服务及国际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对我院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及医养结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给予高度评价。随后,双方围绕“校政协同育人,共促康养发展”主题展开深入座谈。

03

党委书记刘丽波讲话

学院党委书记刘丽波同志高度评价了此次对接交流。她指出,学院与涞源县开展院地合作既是服务人口老龄化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要求,又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也是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践行职业教育改革的具体体现,并对双方合作提出三个重要方向:一是以京津冀养老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载体,建设京津冀政企行校跨区域联动机制,共建全周期康养实训基地,打造京津冀大健康产业发展全链条协同创新平台;二是依托学院国家级双师培训基地和京津冀技术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双师双能”培育工程,共同建设康养新专业,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打造“校政共育”康养产业人才基地;三是在涞源本土化国际养老培训课程、举办国际论坛,培养国际化师资团队,并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外学习培训,打造国际化康养人才发展平台。

04

党委副书记、院长蔡大鹏致欢迎辞

党委副书记、院长蔡大鹏对涞源县县委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特色。他表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作为首都民生保障领域的高职院校,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号召,期待与涞源县共同谱写京冀民生协同新篇章,并对学院人员提出三点工作要求:一是要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康养康育人才培养培训上打造新亮点,作出新成绩;二是要在工作中要结合涞源县的实际需求,制定具体的合作方案,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全国样板党支部、国家级双师培训基地等平台的示范带动作用,与涞源地区的红色文化相结合,推动合作项目的创新发展。

05

王燕书记致辞

王燕书记介绍了涞源县在区位、资源、历史和文化方面的优势,表示涞源县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发展康养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涞源县正积极响应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转移,康养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希望通过此次对接交流,深化校地合作,共同探索康养人才培养新模式,助力涞源县打造京津冀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新高地。

07

党委委员、副院长张耀嵩讲话

党委委员、副院长张耀嵩同志在交流中表示,结合我院专业建设基础和涞源县区域特色,双方可以优先考虑从专业共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师资培训和国际化康养中心建设四个方面开展具体合作,服务京津冀高品质康养发展,打造京津冀校政合作样板。

08

王婷介绍专业

民生福祉学院院长王婷从课程建设、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维度汇报了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近年来发展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涞源县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和体育局、卫生健康局领导及当地医院、养老机构和企业代表逐一发言,并提出当地在康养人才培养、师资培训、职业等级认定、康养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对接需求,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进行回应。座谈会气氛热烈,产生了多项具体合作事项。

09

双方座谈交流

此次座谈交流是学院贯彻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次重要行动,标志着校政跨区域协同开启新篇章。未来,双方将以此次对接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康养产业发展、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共同书写“京冀携手、共育英才”的生动画卷,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王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京冀校政携手合作 共促康养新发展——河北省涞源县委书记一行来劳职院对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