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蔡大鹏在持续高温预警中率队赴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开展“一老一小”民生服务能力建设专题调研。党委委员、副院长张耀嵩及发展规划处、民生福祉学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随行。广安门内街道工委书记陈光携街道干部团队全程陪同,双方顶着酷暑深入社区服务一线,实地把脉基层治理需求,彰显服务首都民生事业的担当精神。
调研组首先抵达和平门幼儿园。蔡大鹏院长细致观摩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生活设施,对幼儿园在儿童早期教育、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创新举措表示赞赏,并鼓励园所与高校在人才储备上加深合作,为辖区家庭提供更优质的早教服务。
在象来宝宝托育中心,蔡大鹏院长驻足观察幼儿保教全流程,专注询问托育师资能力建设痛点。他强调,婴幼儿照护人才培养必须紧扣社区实际需求,加快构建‘岗位标准-课程体系-实训项目'三维联动机制,重点强化保教融合实操能力培养。他要求民生福祉学院立即建立园校协同教研机制,将托育机构真实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库,切实提升人才培养适配度。
调研组随后深入广内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适老化改造样板间室温高达35℃,蔡大鹏院长仔细观摩并听取了中心运营模式、医养服务、康养服务项目及老人实际需求,明确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改革路径。他表示,要推动传统照护技能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将居家安全智能预警、健康数据动态分析等前沿技术纳入核心课程体系,加速养老护理人才能力重构。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蔡大鹏院长先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在听取陈光书记关于辖区老龄化率、托位缺口的现状分析后,从战略全局高度擘画三大合作方向:
一是构建需求驱动的育人体系。民生福祉学院须建立基层需求动态响应机制,重点开发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技术规范、托育服务风险防控等特色课程模块,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社区需求侧精准衔接。
二是打造产教融合的创新平台。整合“双高计划”建设资源,共建集智慧康养实训、托育服务模拟、基层治理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基地,通过AI健康评估系统等数字化装备升级,打造辐射京津冀的养老人才培训示范平台。
三是建立科技赋能的民生服务机制。分阶段推进智慧民生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开展居家安全智能监测技术应用,培育社区数字助老员队伍,建设老幼服务数据资源中心,以技术创新提升民生服务效能。
蔡大鹏院长强调,践行社会责任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担当。本次调研见证了广内街道在养老托育领域取得的务实成果与创新突破。学院将立足人才培养主阵地、科技创新策源地、社会服务示范区的功能定位,强化党建政治引领作用,厚植文化育人根基,携手深耕夕阳事业的专业化路径,合力托举朝阳未来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高温下的扎实调研,彰显了学院服务首都民生的责任担当。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将充分发挥国家级智慧养老专业群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教育链、人才链与社区服务链的深度耦合,为破解超大城市“一老一小”难题贡献职教力量,持续书写服务京华大地的时代答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