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0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乐育·“徽与徽寻”三期一队·潜山兴文暑期教育实践队在陈涛老师的带领下抵达安徽潜山野寨中学开展为期16天的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一行人受到了野寨中学苏晓友主任、余方武老师等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
7月21日上午,实践队在野寨中学行政楼五楼会议室与野寨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终身荣誉理事长王胜生先生进行座谈交流,聆听王先生讲述野寨中学的建校历史与潜山的历史文化。
野寨中学校内烈士陵园长眠着985位抗日英雄,王先生深情讲述了这块土地上发生的那段血染山河、悲壮沉重的抗日救国史。英雄身死,信念犹存,为悼念抗日英烈,皖鄂两省13县将阵亡烈士公墓营建在野人寨,并依陵建“景忠中学”(后改名“野寨中学”)。其校训“景忠·成人”秉持景仰忠烈,成为人才之意,彰显了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野中人独特的教育情怀。
依陵建校是始,以校护陵是终,陵校同建共存,抗日英烈忠魂所昭示的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和彪炳千秋的爱国大义,是野寨中学的立校之基,精神之根,文化之魂。抗日英烈树起的精神路标,也指引着野寨中学学子们前行的方向。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红色精神和特色国防教育氛围的熏陶下,野寨中学以培养烈士遗族和地方优秀青年为旨,弘扬先烈抗战救国的精神,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国防后备人才。
汉武帝南巡到此,见天柱山称奇,遂将其封为南岳,故天柱山被称为“古南岳”,水秀山青孕育了潜山独特的古文化,文化发展历久弥新,扎根于潜山人民的血脉。儒、道、佛三家紧紧地将潜山揽在怀中;一双人的爱情悲剧发生于此,以诗叙述,流传至今,正是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铜雀春深锁住的两位绝代佳人生于斯,长于斯;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登高临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摩崖石刻。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文化永不褪色,信念坚定永存;赓续中华文脉,立志景忠成人!
怀着崇敬的心情,实践队成员来到了烈士陵园。拾阶而上,青苔微微冒头,山石嶙峋,都好像在诉说这段沉重悲壮的历史。长长的亭廊边,墓志碑经历风吹雨打已经有些褪色了,“铁骨忠魂”四个字却依旧崭新如故。石刻碑志前一束束花安静簇拥着墓碑,无声告慰着在天亡灵。我们怀着庄重严肃的心情三鞠躬,向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三尺讲台,一方教室,是实践队同学梦想开启的地方。野中学子埋头苦读,我们亦不甘落后,拾起书本,重进课堂。为师者当不懈奋斗,勤学不辍,精教不止。清晨露出第一缕阳光时,虫鸣声伴着学生们走进了教室,他们开始了一天繁忙又充实的学习生活,身为小老师,我们也不甘落后,他们在全神贯注刷题,或是小声背书;我们也在有条不紊地做自己的事情,备课,制定教学计划,时刻准备着答疑解惑。
万里蹀躞,同学们怀着梦想而来,以一腔热血与情怀投入到这场教育实践中。支援地方教育,是我们的信念,我们来自北师大,认真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木铎金声,声声都是教化从容的教诲。肩担道义;爱塑师魂。我们和学生一起投身学习,投身热爱。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曾经历过爱国抗战的风云际会,近千位抗战英雄以血肉之躯护山河无恙,抗战精神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下来,身似山河挺脊梁,今朝唯我少年郎。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以成为“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基础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热烈的爱国情怀传承下去,才能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于春风里,五千年泱泱中华,波澜壮阔的历史湮于旧时光,但信念永存,时代画卷缓缓展开,从野中校训“景忠·成人”到师大信念,我们和光同生,与时舒卷。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瞻仰英烈,缅怀先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是育人,使命是兴邦。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我们仍在路上!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