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6日晚,运动心理学教研室、发展与教育教研室联合党支部成员组织的第314期运动心理学双周论坛在教学楼212教室顺利举办。本次论坛由葛杨老师主持,邀请到了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为大家带来主题为《运动队心理服务实践经验》的专题报告。
讲座开始,来自杨寅老师团队的李梦茜、李可和李雪同学向大家介绍了有关国家蹦床队的心理保障服务工作,关键在于帮助运动员应对来自举国期望、顶尖对手的竞争、临时冲突的逆境等多方面的压力,做好压力应对、逆境应对、情绪调节、思维控制等,让运动员能够提升自信、稳住心态,实现自我突破和超越。首先,要从运动员出发,主动与运动员进行沟通,积极关注运动员的训练及心理状态。其次,与运动员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关注运动员的个人性格特点,善于运用倾听技术和沟通技巧。最后,协助运动队开展团队文化建设,营造积极正能量的训练氛围。
之后,来自孙美荣老师团队的张雪凝和李梦媛同学向大家展示了关于艺术体操项目的心理保障服务工作。首先,介绍了我院老师长期为艺术体操国家队提供心理保障服务为之后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其次,介绍了日常训练的陪同保障服务,包括开展主题丰富的心理讲座、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会以及组织定期的出行计划等,以加强团队凝聚力,帮助运动员自我完善,适应身份转换和退役以及通过提供有效的沟通技巧维护良好的教练与队员的关系。
最后,由孙同同学向大家介绍了关于消防世界锦标赛的实践经验,包括心理监测、针对共性问题展开的团体心理辅导以及有关自我谈话的心理预案等。还进行多方面的心理训练,如生物技术、放松训练和表象训练;以及涵盖运教关系、沟通问题、赛前焦虑运动自信动机等方面的个别心理辅导。最后,总结了工作经验重要的重点:保持心里工作的独立性,关注队内社会氛围以及灵活应变的服务技巧。
各位同学的报告内容严谨、条理清晰、结构分明,在报告中融入了个人经验和心得,让同学们对这个领域有了更加真实、全面的了解。在讲座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热情踊跃地向同学们提出相关问题,包括跟队时问卷测量的必要性;教练员是否需要进行心理测量;以及关于训练日志的小程序应用等方面。同学们也详细地对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此次报告让同学们受益良多,在报告的最后,葛杨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心理学院第314期双周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