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学院领航先锋研究生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与学院党委坚强领导下,围绕“七个有力”的中心任务,锚定打造“学习型、规范型、创新型、服务型、领航型”五型样板党支部的目标,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聚力赋能研究生党支部建设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学生党建工作新篇章。2024 年,党支部先后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项目、陕西省第四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项目。
强化政治引领,校准党性坐标
健全组织制度体系。支部以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为抓手,不断夯实组织基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党支部工作标准化手册》《党支部制度建设手册》,涵盖“12375”工作机制、党员积分管理办法、党员纪律管理条例等 15 项制度,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有据可循。
图 1 党支部《工作手册》《制度手册》及“12375工作机制”
扎实落实“三会一课”。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规范“三会一课”教育制度体系,突出党员大会民主议事功能、党课党性教育功能;丰富“三会一课”学习教育内容,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支部年均召开支委会 20 余次,支部党员大会 5 次,党课 15 次,推动党员教育见实效。
创新品牌学习办法。支部聚焦打破“三会一课”传统模式,推进理论学习载体、形式、手段创新,促进党员党内生活提质增效。实行“读一本书、观一部影片”常态化学习办法,累计开展观影活动 118 期、读书活动 57 期;以赛促学,开展知识竞赛活动 4 期;建立党员日志制度,编撰学习札记 3 期;首创“红歌+”教育模式,面向师生党员开展红歌宣唱活动 7 期;实践强基,前往甘肃兰州等 14 个城市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活动;开展微党课创作活动,打造支部“云端红色讲堂”3 期。
图 2 “观影忆初心,弘扬爱党情”观影学习活动
图 3 “传唱红色歌曲,弘扬革命精神”主题宣唱活动
图 4 “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活动
图 5 “红色经典辉映史,革命精神永留芳”微党课
抓实素能提升,厚植发展潜力
助科研进步,育创新动能。支部充分整合学院、支部内科研资源,凝聚专业发展合力,提升学院研究生科研水平。支部书记牵头创办“机械讲坛”科研交流平台,邀请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开展讲座 58 期;组织优秀研究生开展科研分享会 8 次,组织创办科研交流群 6 个。支部成员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 40 余篇(SCI 1 区 2 篇),发表专利 60 余项,累计参与重大科研项目 20 余项(国家级 6 项,省部级 4 项),获得挑战杯、通大杯、全国机器人大赛等赛事多项奖项,支部先后有 20 名同志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9 名同志荣获“临工”“铁拓”“冯忠绪”等社会奖学金, 7 名同志荣获陕西省“优秀毕业生”, 53 名同志荣获长安大学“优秀研究生”。
图 6 “机械讲坛”科研讲座
图 7 “研途有你,互帮互助”科研分享会
图 8 支部成员高质量科研论文发表情况
强组织纽带,筑党建根基。支部创新实施“双培双带双强”机制,促进支部党建工作与班级、学生组织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学院发展的动力。支部内先后有 22 名同志担任兼职辅导员、班长、研究生会执行主席等关键学生干部职务, 2 名同志荣获陕西省“优秀毕业生干部”, 2 名同志荣获长安大学“优秀研究生兼职辅导员”,7 名同志荣获长安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38 名同志荣获长安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
解就业难题,拓成长渠道。支部整合校内外资源,牵头构建“全周期指导”促就业机制,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组建“企业HR+辅导员+优秀毕业生”职航导师团,每年五月和九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讲座;年均举办就业经验交流分享会 4 场,每期讲座覆盖人数达 200 余人;组织开展企业实地参访活动 20余次;连续四年开展简历修改活动,累计修改简历 700 余份;支部书记牵头做好“一生一策”,建立“纵向传帮带-横向结对子”帮扶网络,提供点对点就业资源对接。在“全周期指导”促就业机制精准推动下,学院毕业研究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达到100%,稳居全校第一。
图 9 “研途有你,互帮互助”就业经验交流分享会
图 10 简历修改活动
图 11 企业实地参访活动
践行使命担当,擦亮先锋本色
躬身助老,践行宗旨。支部与长安大学离退休工作处退休第十二党支部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构建“以老育新、以新慰老”的双向互助体系。一方面,赠送“一对一爱心帮扶卡”、提供“党课送到家”服务、协助开展党日活动、组织红色研学共建活动、举办师生联谊活动等,精准解决退休教师急难愁盼问题,全年累计开展相关活动 25 次。另一方面,搭建“银发导师”育人平台,邀请退休党员开设“精神传承”系列党课,形成“五老”精神代际传递的生动格局。
图 12 “老少帮扶送温暖,传承美德献爱心”银龄关怀活动
图 13 红色研学共建活动
图 14 银发导师讲授“精神传承”系列党课
温情带小,传递暖心。支部聚焦乡村教育难点痛点,与陕西省留坝县玉皇庙镇中心小学构建“校地共育”长效机制,成功搭建起“高校-小学”教育共富桥梁,形成可复制的教育反哺乡村振兴示范样本。累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12 次,捐赠价值万余元的学习物资;开展科技小课堂活动 8 期,每期覆盖50余名乡村儿童。
图 15 “绽放青春力量,帮扶传递温暖”主题结对帮扶活动
图 16 “科技领航,绽放梦想”科技小课堂
服务师生,勇做先锋。支部聚焦师生在校园学习、日常生活上的难点,打造“学业帮扶-生活纾困-成长赋能”三位一体服务矩阵,构建了“服务育人-实践塑魂”的闭环育人体系。针对学业需求开展学业指导活动 5 次,四六级打卡活动 2 次,参与人数达 800 余人;针对生活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2 次。支部成员累计志愿时长 2100 余小时,先后 13 名同志荣获长安大学“优秀志愿者”。
图 17 “本硕同行,筑梦启航”四六级指导活动
图 18 “清洁展板,净化校园”志愿服务活动
把握宣传导向,讲好长大故事
支部深入凝练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广泛挖掘优秀基层党建工作方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聚焦经验辐射,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燕山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多个校内外党组织交流研讨并作样板支部建设经验分享;支部受邀在西部高校交流论坛展示党建创新成果;支部书记受邀在长安大学秋季研究生骨干培训会上作专题报告。支部立足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网”育人号、学校新闻网等宣传平台,及时发布支部工作动态、探索创新和建设成果,累计发布稿件近300篇,在读书观影、党员榜样、老少帮扶方面起到了强引领、树标杆的良好作用。近三年支部获教育部关工委、中国青年网、中国妇女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报道 26 篇,获三秦学子、甘肃青年等省市级媒体报道 12 篇,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的红色教育生态,充分发挥样板支部示范引领作用。
图 19 同重庆大学“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研究生十二党支部共建交流
图 20 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共建交流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领航先锋研究生党支部已初步构建起“政治引领有高度、组织建设有力度、品牌创建有亮度、辐射带动有广度”的党建工作格局,下一步,支部将坚持培育为基、党建融合、典型引领、整体推进,持续深化样板创建成果,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为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