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遗址寻遗迹,时代使命铸心间——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工程教工党支部打造课程思政新“课堂”

2024-11-13 16:38:23

在汶川,映秀,一座汉白玉雕成的破碎时钟,静默地诉说着那段令人悲恸的历史时刻:20085121428分,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在这里骤然发生,给全国人民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

图片1

图片2(1)

  为了铭记这段沉痛的历史,缅怀遇难者,同时铸牢地质工程专业学子献身国家工程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的时代使命感,2024119日,在地质工程教工党支部精心组织下,由2024级地质工程专业梁恒老师张兴田老师带队,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120名新生,怀揣着敬畏与求知之心,踏上了前往“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和漩口中学的旅程,进行了“地震遗址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映秀地震遗址”“地灾防治知识”三个方面的参观和学习,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程思政实习教育学习活动。

活动伊始,同学们首先来到了映秀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这里,一尊庞大的母亲雕像巍然矗立,令人震撼不已;其身后飘扬的红旗,更添了几分庄重与肃穆。随后,在漩口中学祭奠广场前,讲解员引领着全体师生进行了庄严的默哀仪式,以深切缅怀在与汶川大地震斗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与无辜遇难的难民。默哀结束后,师生们有序上前,在地震纪念碑下献上鲜花,寄托哀思与敬意。

图片3

沿着参观路线,师生们静心聆听专业讲解员对映秀地震遗址的详细介绍,深入了解了地震遗址的历史背景与深远意义。在此过程中,老师们也不失时机地为同学们补充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使同学们对地震灾害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进了映秀地震遗址的深处。通过观赏珍贵的文物、图片和影像资料,他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地震。眼前的废墟与残垣断壁,无不诉说着地震的强大破坏力;而那一幕感人至深的救援场景,则彰显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团结一心的伟大精神。

图片4

图片5

当天下午,师生们还徒步前往了映秀镇的一处典型泥石流沟——红椿沟。在这里,梁恒老师与张兴田老师结合专业学科特点与学校研究特色,为同学们生动讲解了泥石流的相关防治预警知识。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疑问,对于抗震减灾与地灾防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图片6(1)

此次汶川之行,汶川人民和全国人民英勇抗灾的精神在同学们心间铸下了深深的烙印,让地质工程专业的新生们对地震灾害有了更为直观而深刻的认识,更激发了师生们的爱国情怀和时代使命感——那是一种地质工程人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谦卑以及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同学们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定将怀揣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国家的工程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方向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地质工程教工党支部打造党建+课程思政,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