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版面文化与设计鉴赏》课程:以“三聚焦三强化”深入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发布时间:2025-01-20 17:02:07

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教育教学,将课程思政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融为一体,不断对标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新要求,积极引导教师提升师德素养,促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学院《版面文化与设计鉴赏---教你学会版面设计》坚持“三聚焦三强化”,扎实开展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聚焦价值引领,强化课程创意系统谋划创新课程系统设计

1.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创新目标内容设计

本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高等教育发展和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扎根文化、德术融通、跨科融合,对接新文科建设,关注讲述历史、欣赏作品、教授技法,以专业立场和现代视角为你梳理版面设计的系统理论知识,以作品说历史、以形式说技法、以技法说文化、以文化说风格,优秀作品尽情呈现,课程关注提升修养,重在鉴赏。促进学生对版式设计的本质、发展趋势、创作方法、创作手段有更深入地认知,通过在视觉思维方式引导下的创新形式语言的训练,提升版面设计思维表现方法、形式语言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

2.学生中心对接问题创新内容方法规划

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打造所承担的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解决了课堂教学以单向的知识传递为主、交流互动不足、难以真正教学相长的问题;改革课程考核形式,强调过程性评价,提高教学效果,解决评价无法驱动有效教与学的问题;扎实开展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创新,解决了课程思政落实不到位的突出问题。

聚焦提质增效,强化课程改革特色赋能课程思政深入发展

1.课堂革命,秉持匠心,躬耕多元教学方法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课程、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与省厅级项目为依托,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的原则;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智慧课堂、PBL和TBL为主的翻转课堂教学,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学习主动性和探究式学习能力,展开互动式教学。促进教学质量和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和质量提升。

2.整合资源,持续改进,搭建课程资源平台

整合优质课程资源,聚焦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基于指导实践的丰富经验,突出实践指导类课程资源建设,构建了理论+实践指导的理实一体完整慕课体系,推出慕课,包括6个创新设计单元、7个综合能力培养单元,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课程上线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平台,获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首批线上一流课程,由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列为高校设计专业线上教学的重要资源(全国10门)。

3.铸魂育人,技术赋能,实施课程思政改革

依托国家级、省级在线课程推进实施以在线课程为依托在线微视频、见面课、习题、论坛环节,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形成协同效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成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4.学生中心、注重过程,实施多元综合考核

成绩评定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学习特点,加强过程性评价的侧重,改革课程考核形式,强调课程考核的过程性评价,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聚焦三堂互融强化融合互联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提质增效

1.强化贯通三堂互融,共促课程思政融合

以学科竞赛、互联网+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为载体,开展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提出并实施“传统课堂、结合慕课的翻转课堂和素质拓展的第二课堂”相互融合的“三堂互融”混合教学模式。有效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实现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课程思政融合。

2.深度互联,四位一体,共推课程思政增效

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形成了“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管理人员+学生骨干”队伍的四位一体协同,构建了融合“课程教学、课程思政、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四位一体的的新路径;实施了“慕课教学—课堂互动—项目实践—回归能力”四位一体的新模式,共推课程思政增效。

美术学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引领,持续推进新时代课程思政高质量、内涵式建设,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责任编辑:罗佳
学院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教育教学。坚持“三聚焦三强化”,扎实开展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职工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