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好美术教学的点灯人
作为美术学院一名普通的专业教师,我常常思考: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该如何真正把“育人”二字落到实处?
教学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现实的土地。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心怀国之大者”,强调“高质量发展”,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就是要回归课堂、回归学生、回归专业本身。
图片1 中国共产党成都师范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
一、把课堂延伸到大地上
美术教育不能只在教室里完成。像上学期我依托科研和课程实际项目,带领学生赴宝兴县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主题实践考察,带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社区、田野,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观察、感受、创作。设计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回应真实问题。哪怕只是带学生去附近的社区做一次调研,去学院的实习实训基地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宝贵的教学实践。
图片2 赴宝兴县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主题实践考察,图片来源于成都师范学院官网
二、把育人融入细节里
教学不是机械地完成课时,而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多一句鼓励,多一次示范,多一回倾听,都可能点亮一个学生的信心。我常提醒自己:不要只教技巧,还要教态度、教眼光、教责任。美术不只是“视觉好看”,更是表达和沟通的方式,是传递美、传递善、传递真的媒介。
图片3 参加“两岸一家亲 青年心连心”两岸青年嫘祖文化研学活动,图片来源于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
三、把专业扎根在土壤中
美术与设计离不开文化与社会。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传统、关注生态、关注民生,让创作有根、有魂、有温度。哪怕是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文创开发,都可以融入地方文化、环保理念或社会议题。这样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
图片4 参加“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系列活动,图片来源于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四、把自己当成学习者
教学相长,从来不是空话。我时常向学生学习他们的新视角、新方法,也向同行请教、跨学科交流。保持学习,才能避免僵化;保持谦逊,才能贴近真实。
图片5参加共轭未来:艺术与AI的融合对话研讨会暨UAL—SWJTU博士论坛,图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五、用平常心做长久事
教育不是瞬间的爆发,而是长期的浸润。不必追求立竿见影的“成果”,而是日复一日的积累。科研、生产、实践……这些平凡小事,恰恰是教学的根基。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没有宏大的口号,只有一句朴素的信念:上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个学生,做好每一个项目。脚踏实地,默默点灯,就是在为学院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尽一份实实在在的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