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服务 陈庆烈副教授受邀做课题指导

2025-09-26 20:16:10 孙玮

924日上午,成都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陈庆烈副教授应邀前往成都市高新区灵均幼儿园,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子课题《幼儿园巴蜀茶文化主题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做开题指导,助力学前教育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发言中的陈庆烈副教授

发言中的陈庆烈副教授



论证会上,陈庆烈副教授对该课题给予高度认可,指出其立足文化自信总背景,聚焦巴蜀茶文化地域特色,选题精准且兼具时代性与实践价值,明确课题已具备完整开题条件。他从核心价值出发,肯定课题将国家文化战略转化为幼儿可感知的主题课程,契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爱家乡、爱祖国的育人目标。

陈庆烈(中)与幼儿园课题教师团队

陈庆烈(中)与幼儿园课题教师团队



作为文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教职工党支部社会服务团队的优秀党员教师骨干,陈庆烈副教授积极投身一线中小学教育实践,带领团队多次走进基层中小学校,一方面,将高等师范教育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广到普通学校;另一方面,又将师范生带到教学实践的最前沿,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落实党支部1-2-3-6”品牌党建机制,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实践之路。文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教职工党支部1-2-3-6”品牌党建机制1个党支部,2项主要活动(学习教育活动、主题党日活动),3个服务重心(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6个目标任务(科研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竞赛成果提升、学生双创成果提升、乡村教育实践能力提升、社区志愿服务水平提升)。

为推动课题深化,陈庆烈副教授围绕五大方向提出专业建议:一是将文化自信转化为幼儿可理解的好奇心”“自豪感等具体素养;二是构建感知体验创造分层课程框架,融入学前教育五大领域;三是通过巴蜀茶趣园区角、日常品茗等强化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四是联动家园社资源,打造本土茶文化资源库;五是建立观察记录、作品分析等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体系。同时,他针对安全风险、教师专业素养等潜在挑战,给出具体应对策略。


开题指导会现场

开题指导会现场



陈庆烈副教授表示,该课题是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重要实践,期待其形成可推广的优质课程,为培养中国心、巴蜀情的幼儿奠定基础。此次指导既是成都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服务地方教育实践的体现,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专业支撑。


责任编辑:徐传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陈庆烈副教授应邀前往成都市高新区灵均幼儿园做课题指导。